关注家长心理健康 护佑残苗茁壮成长——记磐石市特殊教育学校疫情期间线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1

关注家长心理健康 护佑残苗茁壮成长 ——记磐石市特殊教育学校疫情期间线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作者:苏莹

磐石市特殊教育学校


  1. 基本情况与原因分析

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有自闭症、脑瘫、培智、聋儿和视力低下等孩子,他们虽然认知水平不高,但先天器质损伤所伴随的情绪行为心理问题却异常鲜明。在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和家长长期隔离在家,多数家长缺乏正确引导教育特殊儿童的理论知识,加上许多父母和孩子不会沟通,不懂如何正确表达关心和爱,导致家长心理问题严重。对此,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团队及时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1. 具体辅导措施与效果

(一)重视防控知识传播,减少焦虑心理

特教学校心理咨询团队首先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延期开学的原因,安抚家长情绪。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在微信群中开起家长课堂,利用微视频、公众号和微课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进而结合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家长教会孩子要多喝水,少出门,勤洗手,外出戴口罩,病毒来了不要慌,可防可控不可怕。

(二)传授应对方法,减少心理冲突

疫情延期开学期间,有很多家长反复问什么时候开学,纷纷表示要被折磨疯了。特教心理咨询团队的老师们不耐其烦地引导家长心理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耐心冷静地找到情绪问题产生前的原因。当儿童的问题情绪行为是个体缺陷原因造成的,建议家长可以利用恰当的行为代替问题行为,通常可采用渐隐、模仿、塑造、自我肯定、自我指导等方法。也可以通过改变和调整引起个体产生问题情绪行为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来矫正儿童的不正当情绪行为,具体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相互抑制法、系统脱敏法等。如果情绪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果维持的,则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行为的后果来矫正儿童的问题情绪行为,可采用惩罚法、消退法、正强化法、负强化法、系统脱敏法等。

特教心理咨询团队深刻理解特殊儿童家长,经常鼓励他们,冷静对待,积极应对孩子情绪问题,帮助特殊儿童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健全自我意识,逐渐改善特殊儿童的控制能力,减少问题情绪。

(三)个别化指导,高效利用时间

停课不停学,特教心理咨询团队从自理能力、养成教育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为每个孩子制定了个别化指导计划,还为每位家长提供了针对性指导建议,帮助家长遇到问题不困惑,指导教育有方法,见证孩子成长有信心。在老师的督促和带动下,渐渐地家长把自己当成老师,时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位培智孩子的妈妈骄傲地对我说,“这个假期的内裤、袜子都是他自己洗的,而且洗得越来越干净了!”

  1. 开通线上咨询服务,为家长心理保驾护航

面对长期被情绪多动儿子折磨快要疯掉的母亲,我与她亲切沟通,首先表达了作为母亲的感同身受,然后肯定家长能够察觉自己的情绪,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都说明了她对孩子深深的爱意,对她教育孩子尽职尽责给予了高度评价。接着针对孩子出现的“祸害人”行为给予了具体引导方法,进而设立了孩子的远期目标给予家长未来希望,引导家长坚持教育好孩子,并千叮咛万嘱咐家长要调节好自身心理,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用真实的行动去带动孩子,耐心指导孩子们学习和生活能力,珍惜相互陪伴的日子,一起打赢疫情防疫攻坚战。


有些家长表示和孩子沟通不了,老师再次强调要重视家校共育理念,给出“非暴力沟通”法则,建议家长根据“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跟随老师的脚步,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比如“自理能力训练”、“手工制作”、“我是家务小能手”等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家长纷纷反馈孩子进步了,闹情绪次数变少了,家庭氛围变得和谐积极起来。




疫情无情人有情,居家隔离不隔爱。居家的特殊儿童不仅生活上需要父母的照顾,在心理上更需要积极向上家长的引导。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磐石市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重视“家校共育”理念,针对家长心理问题敢于担当作为,耐心解决问题,细心呵护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家校携手引导特殊儿童生动绽放,为打赢了这场无硝烟的战役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