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检修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电力检修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余莉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工业化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用电量持续的增加,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电力设备系统经常出现瘫痪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保障生活中的用电安全,需要不断强化电力检修工作。本文对电力检修中的风险与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检修;风险控制;安全防范

1电力检修中的主要风险

1.1高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由于受到电力检修设备特性、电力检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并且有一些场地还存在着没有解决的安全隐患,这都给电力检修的高空作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此外,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的风险,例如,坠落物、杆塔塌陷、冰冻积雪等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另外,线路交叉安全距离不足、停送电不规范以及高低压线路的架设问题等也会给电力检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由于长期的高空作业,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出现恐高、疲惫、眩晕等问题,或者一些工作人员带病工作,这都会给高空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1.2工作人员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发电公司而言,每台机组的检修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左右,所以其电力检修的时间较为集中,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有部分电力检修工作人员会在没有检修任务的时候跳槽,使得电力检修工作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那么电力公司就会让一些没有工作经验,且专业素养较差的人进行工作,如果对电力检修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就会给工作人员以及现场施工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随着电力系统的改革,使得各个发电公司没有专业的检修团队,发电检修人员不断的流失,给电力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3交通风险以及灾害风险

在电力检修的过程中,除了工作人员的风险之外,电力设备的风险也非常的重要,并且大多数的维修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沉,且对技术的要求难度高,所以使得设备的运输环节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火车、客车等进行运输。那么一旦遇到雷雨等自然灾害天气,维修设备就不能及时地被运输到作业现场,从而给施工效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此外,在地震、泥石流等特殊天气的时候,也会给电力检修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2电力检修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给系统以及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当电力设备正常工作的时候,一旦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出现跳闸等问题,那么就会产生用户的电能供应不足等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大面积的停电现象。停电事故的出现,不仅会损害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形象,还可能会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电力检修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修,同时及时处理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在电力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影响因素,必须及时、准确地对这些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电力检修的安全事故,进行更好的电力供应。

3电力检修中风险控制的主要途径

3.1电力检修的风险识别

实现对电力检修风险的有效控制,首先就要对电力检修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同时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预警,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案。风险识别就是指在发生电力检修风险问题之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风险识别可以分为预防安全隐患出现的类型、风险出现的位置、关键环节、安全风险控制的内容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等。在电力检修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群策群力,充分调动检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电力检修工作中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识别,主要内容包括:电力检修工作的基本内容、作业区域等进行识别;对于电力检修工作人员能否正确地使用检修装备、个人防护用具等进行识别;对于是否依据规定对开展停电、装设接地线、设立标识牌等安全手段进行识别;对于是否根据规定靠近、接触带电装置,带电设备能够产生电力安全问题的原因等进行识别。除此之外,也要对施工的工作人员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识别,比如佩戴安全帽等;还要对施工现场中可能发生的坠落风险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

3.2完善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检修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谓安全责任制度,要求对电力检修工作的任务进行科学的划分与安排,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或者紧急情况,需要立刻向相关的部门汇报,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扩大。根据对电力检修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未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之前,其产生电力检修安全问题的几率大约为 4%,而在完善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之后,电力检修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 1% 左右,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3.3树立安全意识

在电力检修的工作过程中,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是重要的控制方式之一,相比于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再采取措施解决来说,防患于未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检修工作人员要牢牢地树立起安全意识。在进行电力检修工作之前,相关的检修工作人员就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电力检修过程中,就要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可能会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要严格把关,做好检修工作。此外,对于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可以在电力检修之前召开重要会议,对整体的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安排规划,从而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减少风险的发生,做好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3.4加强电力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

一是要加强对检修现场的检查。确保采取的安全措施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以及检修现场的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还要安排专门的负责人进行二次检查,其中包括地线、围栏等安全措施。二是要做好安全措施交底工作。在电力检修的过程中,要组织班前会,详细说明现场的检修情况,并且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工作。三是要求电力检修人员要认真听取电力检修存在的风险以及对应的控制措施。四是在进行实际的检修之前,要对电力检修现场进行侦查,并且完成相应的电力检修工作。

3.5规范电力检修人员的工作范围

在电力检修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电力设备的管理人员,只有规范其工作范围与职责,才能有效地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防止出现问题后发生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企业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从而引导工作人员的积极工作。

3.6加强检修后的安全控制

在电力检修工作结束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做好安全控制工作,需要对检修现场进行清理与打扫,对于一些线路要及时进行拆除,保证电力检修现场的整洁性,同时还要清理拉线、短路线以及其他的一些施工材料等残留物。在检修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后,电力检修管理工作者要向负责人汇报好检修的项目及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要对检修设备、线路、杂物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清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最后,由电力检修管理者以及许可工作者对相关的设备以及检修工作进行验收,当确保无误后说明整个电力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电力检修中的风险与对策的研究,使人们了解到,电力检修工作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电力设备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不仅会损害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形象,还可能会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电力检修中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识别与分析,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树立安全意识,加强电力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电力检修工作的安全风险,保证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占亭. 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5:401

[2]王正轩. 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