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锥在常规修作业中的应用

/ 2

母锥在常规修作业中的应用

马卫立 郝建广 孙汉军

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井下作业中心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

本篇主要探讨了母锥在修井作业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和技巧,以现场打捞经验总结为基础,提炼出一套母锥在管类落物、杆类落物、换鱼顶操作及其他落物中的打捞方法和技巧,扩展了母锥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母锥的打捞实效,为公锥在打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

修井;母锥;套铣;倒扣

引言

当遗留在井内折断钻柱顶端不是接头、接箍和加厚部分时,就要使用母锥打捞。使用母锥的条件恰好同公锥相反,其内表面有斜度和丝扣,可以在落物的外部造扣,并有水眼可以循环钻井液。母锥下部外表有丝扣,可以接引鞋,上部有接头丝扣,与钻具相连。但是大部分人员只知道它的常规打捞功能,对于其扩展应用的功能知之甚少,本文结合多年的应用经验,将母锥扩展应用在其他方面,为母锥在修井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业提供借鉴意义。

一、目前修井母锥的结构

母锥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上接头和本体两部分组成。上接头有正反扣标志槽,本体内锥面上有打捞螺纹。

二、作用原理

当母锥套住管状落物一端之后,加适当的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螺纹挤压吃入落鱼外壁进行造扣。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造扣原理为挤压吃入,不产生切削。

三、现场的常规打捞操作

当工具下至落鱼顶1-2cm时,开循环泵冲洗,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如泵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鱼顶进入母锥内,与公锥不同,泵压突然上升是判断母锥接触鱼顶的一项重要指标,除非鱼顶以下所打捞的管柱有空洞或裂缝漏失严重,否则泵压一定升高,可以进行造扣打捞。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鱼顶未进入母锥内部,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到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即鱼顶入腔,这是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打捞鱼顶外径较小,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需要注意的是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止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四、母锥扩展使用打捞操作

在常规打捞操作的基础上,根据井内管柱的结构和落鱼的不同类型,通过现场无数次的打捞和应用,将母锥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有效的扩展,优选了可操作性、可复制、效果好的打捞应用分享给大家。

(一)母锥跨鱼顶的打捞操作

在许多鱼顶破损,而且较小,底部较大,而且结构较完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母锥跨鱼顶打捞操作。一般情况下管柱底部带大直径的工具,例如Φ73mm油管底部带Φ102mm射孔枪射孔后造成事故,多次处理将枪深以上的油管打捞倒扣提出井筒,井内剩余1-2根油管还有枪身未提出,但是鱼顶经过多次打捞已破损,采用多种工具打捞无效时,此时可采取反扣油管带20m长度的Φ114mm套铣筒,套铣筒底部接母锥,母锥最大外径Φ116mm,最小内径大于Φ95mm,套铣筒带母锥直接穿过鱼顶和1-2根Φ73mm油管,母锥直接接触Φ102mm枪身,旋转管柱从枪身本体上加压30KN造扣打捞,造扣5-10圈,上提悬重增加10KN,造扣成功,继续下放加压30KN,旋转20-30圈,上提活动解卡从而将落井的枪身和管柱捞出。

(二)换鱼顶打捞操作

落鱼的鱼顶有破损,采用常规的打捞工具打捞无效时,可采用母锥进行换鱼顶的操作施工,重新将井内鱼顶更换为一个标准的鱼顶。例如Φ73mm油管或Φ89mm油管管柱落井,操作不当造成了鱼顶破损或扩张或收缩,采用常规打捞工具打捞无效,采用母锥打捞上提一定悬重就拔脱时,开采用母锥换鱼顶重新选择打捞工具打捞的方法进行打捞。如果鱼顶扩张,可在母锥的前端加引鞋,例如在外径Φ139.7mm,内径Φ124.3mm套管内引鞋可加大到Φ118mm,充分收拢井内扩张的鱼顶,打捞时至鱼顶以上1-2m时,慢慢逆时针旋转管柱,采用边旋转边下放方式将鱼顶引入到母锥内,切不可快速加压,猛蹲猛放操作,造成鱼顶更大的损伤,将鱼顶引入母锥后,继续旋转,反扭矩增加,证明母锥进入鱼顶,继续旋转缓慢加压不超过30KN,旋转圈数不超过25圈,试提悬重增加30KN后刹车悬停。继续逆时针旋转管柱,由于打捞管柱和母锥为反扣,井内管柱为正扣,从而将井内管柱从中和点处倒开,倒开后直接提出,不可回探鱼顶,防止造成井内鱼顶损伤,根据提出的管柱底部情况就能判断井内鱼顶的状况。井内的鱼顶一般能更换为标准的油管接箍后油管公扣,再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即可打捞成功。

(三)打捞套铣一体化操作

有的情况下,管柱的内外空间都被埋住,需要套铣环空操作后再打捞管柱,用时较长,打捞实效低,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母锥加套铣筒一体化打捞的操作,提高打捞实效。例如外径Φ139.7mm,内径Φ124.3mm套管内填砂或封堵施工过程中,井内的施工用的Φ73mm由于施工操作不当,落井,油管的内外空间都被砂或灰浆堵死,需要小Φ116mm套铣管套铣后再进行打捞,一般采用10-50m的套铣筒套铣环形空间,套铣完后再下打捞工具打捞倒扣操作将套铣出的油管倒出,再进行套铣、打捞重复操作。此时我们采用母锥加套铣筒的方式,一般采用反扣管柱加反扣母锥加反扣套铣管组合,套铣管的长度必须大于需要倒扣出的油管长度,套铣管一般长度10-50m为宜,母锥接在最上一根套铣管上,套铣完后直接加压30KN,逆时针旋转进行造扣打捞,旋转圈数25-30圈,加压不超过30KN,然后上提管柱大于原悬重100KN,重新下放管柱比原悬重大20KN停止下放,继续逆时针旋转管柱,悬重缓慢下降直至明显下降后,扭矩缓慢减小直至明显减小后,判断倒扣打捞成功,上提管柱悬重基本不增加后,提出井内全部管柱,根据鱼顶情况进行下步施工。

五、结论

通过长期的现场试验和操作验证,采用母锥不但能进行常规的打捞,还能进行跨鱼顶打捞操作、换鱼顶操作和打捞套铣一体化操作,从而扩展了母锥的使用范围,上述打捞参数和要点为其打捞成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技巧,为提高打捞效果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万仁溥 罗英俊 采油技术手册 第五分册 修井工具与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