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问题分析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问题分析及处理

封涛

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产业的迅猛发展,住宅产业化成为发展中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推动住宅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基于产业化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其中PC预制构件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利用预制构件进行施工,其本身具有的优势对于预制建筑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预制构件施工,更有利于实现建筑标准化建设,便于管理。施工后的综合优势非常明显,与现代化绿色发展的理念相符。鉴于预制构件对装配式建筑具有特殊性,需要对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关键词:PC预制;构件;楼板

1 PC预制构件叠合楼板的优势

PC预制构件是利用混凝土为原材料,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半成品。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相比较,PC预制构件具备更多优势,其制作方式更为简单,能有效提升构件制作的效率和质量;施工环境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相比较,也使得PC预制构件更具安全性;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是一种有效控制,PC预制构件还可以基于固定的标准尺寸进行批量生产,有效提升施工速度。

叠合楼板作为预制构件的一种,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其进行工业化生产加工,有效减少施工期间对模板材料制造进度的依赖。生产后的叠合楼板可以直接投入到建筑施工中,通过吊车进行吊装和运输,与施工前的预留孔进行拼接安装。叠合楼板质量与性能都高于传统建筑材料,可以灵活地对空间进行分割。其本身的材料质地较轻,在应用后有效减轻了地基的承载压力,有效保障建筑的稳定性[1]。

2 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叠合板运输难度大

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因为生产过程导致其板体存在翘曲、预埋件脱落等因素,会在运输与吊装的过程中,出现叠合板裂缝甚至断裂的现象,需要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有效的运输与吊装方式以保障叠合板的质量。

2.2 安装时存在问题

针对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在施工时存在的问题,需要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对叠合楼板有更全面的认识。在施工中,对于叠合楼板的选择通常是单向受力,对于PC预制构件会将厚度设置为70 mm左右,现浇厚度则定为80 mm。但是两者之间比例并不固定,具体还需要根据现场吊装设备的水平进行确定。对于两者之间的比例如何界定,还需要建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断和分析。此外,钢筋、管线的布设以及建筑剪力值等都会对叠合楼板产生影响,需要对安装时的质量作严格要求。

3 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问题的处理方法

3.1 PC预制构件叠合板的运输方法与吊装技术

3.1.1 运输

在运输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时,为了避免板体开裂,需要采用辅助工具对其进行保护。可以使用L形吊具,转移拉力,降低板体开裂的概率。根据叠合楼板的预制厚度、规格,制作保护角,减少板体的损毁率。

3.1.2 吊装

在使用PC预制构件中叠合楼板施工时,需要采用良好的吊装技术保障楼板材料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构件可以使用计量单位计算。吊装过程中,重心需要固定好,不然会出现摇晃现象。通常吊装会使用塔吊,多层建筑可以使用汽车吊。在施工阶段需要对起吊点进行布置,对吊装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计算,确保吊装的有效性。此外,楼层之间的距离会存在差异,这对于吊装设备也提出要求,需要根据现场实际因素优选吊装设备。在吊装施工时,优先吊装贴近楼梯通道的预制构件,方便施工人员与材料进行运输。吊装时尽可能保持一个方向,可以有效减少吊装带来的风险。为了减少材料自重产生的弯矩,使用吊具对材料进行固定,至少有4个受力点,有效保障构件在吊起状态下保持平稳。预制板需要进行垂直安装,施工人员对空中吊起的预制板进行方位调整,确保板体与施工预留记号对准。向下放的时候严禁快速下落,需要停稳后慢慢地向下放置,避免板体受到冲击力出现开裂、裂缝现象[2]。

预制构件吊装系统分为两种,分别是干式系统和湿式系统。干式系统会按照施工顺序作业,按照常规的吊装顺序进行操作;湿式系统在操作上与干式系统相同,但是在操作步骤上,湿式系统的操作更烦琐。在吊装作业的时候,需要为叠合楼板预留出部分空间,便于后期对构件进行安装和拼接。为了防止构件在吊装期间因为吊装不稳出现掉落、损坏等现象,建筑领域人员也专门研制了保持平衡的吊具,确保起吊期间板体的安全性。为了保证吊装施工期间操作合理,负责吊装的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3.2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PC预制构件施工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保持好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使板体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00 mm左右,及时调整板体方向,避免安装方向出现变化,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时叠合板的位置准确性;为保证叠合板与墙体、其他构件不出现钢筋碰撞,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检测技术都是基于三维软件,一种是通过三维模型,对整体施工进行宏观观测,对于叠合板的某一节点进行动态检测,还可以利用BIM软件自带的碰撞检测对安装过程进行施工模拟,对模拟后的内容自动显示和管理,方便对有问题的位置进行修改,这样的操作更有利于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其次,为了确保叠合板安装的紧密性,需要确保吊装方式的有效性;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在底部设置临时支架,通过临时支架起到支撑作用,在安装过程中稳定叠合板,临时支架需要在吊装施工彻底完工后才能进行拆除;施工期间会涉及到复杂施工,对于双层结构,需要同样设置双层支架进行支撑。

3.3 加强对构件连接部位施工质量的把控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叠合楼板施工的时候,为了避免构件之间存在位置偏移、错位等现象,实现构件之间的连接。需要确保套筒的口径与钢筋尺寸相吻合,保证钢筋可以顺利进入套筒中。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互相交底,使用适宜比例的灌浆料进行灌注,增强配件局部连接的稳定性。

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不正确对于工程会造成影响,这也是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衡量的关键点所在。为了提升建筑的抗震性,需要使用螺栓对预制构件进行有效连接,加强构件之间的精密度。需要施工人员格外做好前提工作,在下层板的位置为构件预留出孔洞,使用钢筋预留位置,确保后期安装的准确性;还可以利用特调的水泥砂浆对螺栓进行灌注,预留出位置,方便后续构件与剪力墙的衔接,提升建筑的稳固性;对于螺栓的位置,通常将其设置在剪力墙的中心,中心位置更有利于提升剪力墙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叠合板的抗震性能,需要对带肋底板的叠合板,采用穿插的方式安装钢筋,这样穿插后的横向钢筋,在现浇施工后的受力相当于双向受力;预制桁架钢筋底板的叠合板在拼接上有两种方式,可以在其拼接缝的位置横向插入钢筋,还可以使用井字格钢筋网片。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对于建筑要求质量较高,需要建筑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采用波形线式钢筋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叠合板的性能,在制装配式建筑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预制构件叠合楼板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多是因为施工质量、管控不到位,施工中缺乏相对应的流程,导致施工中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可以看出预制构件施工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从长远角度看,未来预制配件施工会成为建筑领域的常用技术。为了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建筑质量,还需要立足于现有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建筑行业施工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与预制构件施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春,王玥,邓玉萍.高度可调节的装配式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20,50(4):10-18.

[2]张金生.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住宅,2020,27(3):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