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浅析工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

刘宏菊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仪电中心

摘要:为了使工厂安全、经济、平稳运行,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工厂电气运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安全管理的问题,并简单阐述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建议。

关键词: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事故

1. 引言

企业的建立是最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力求员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是工厂的设备能长周期不间断的生产,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当前,大多数企业对于工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还没有重视起来,在这方面投入的财力、物力都比较少,人员岗位变动大,管理者很少下现场检查,致使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安全意识的缺乏、由于疏忽而引发的电气安全事故,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应该加强工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

2. 加强工厂电气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在一个企业中电气运行是核心重要部分,工厂电气的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工厂现代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安全管理,能保证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行,也能保证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工厂电气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管理是使生产和维护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高质量的作业,和作业后的验收,提高员工作业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每一个动作都能确认,来保障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这就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3. 工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

如今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弊端,以下是对工厂电气运行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具体的分析。

3.1 对电气设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企业对电气设备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和国际标准企业相比,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设施差距很大,有些电气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导致绝缘损坏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大规模检修和更换,使安全生产存在很的隐患,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在电气安全运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因此为了保证生产安全运行,必须加大对电气设备建设的投资。

3.2电气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

电气操作人员是对电气设备的直接操作者,其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能否安全运行,目前,在工厂中对电气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把关,即使有时按考核制度考核,那也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对电气操作人员做到专业技术水平过关才能上岗操作,技能鉴定也是一种形式,不能加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也做不到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及传授新技术新工艺,导致有些操作人员每天混日子,不认真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对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更少,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误操作,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事故隐患。

3.3监管工作做不到位

在工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监管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管到位能保证工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然而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监管工作做不到位,管理人员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总是存在侥幸心理。不能起到带头作用,不能下作业现场与工作人员真正沟通工作困难,及时了解解决现场工作问题,监管不到位,小故障在日常巡检发现能解决的问题,发展成大问题,都等检维修处理。

3.4操作人员无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决定了对工作的态度,由于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所以不能重视工作的安全性,无责任心,工作中“偷工减料”,不按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操作,过多的失误和不认真的态度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工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最大的安全隐患。

但有些员工,往往认为不必按规定来实施安全工作程序,时间长了就有了些坏的工作习惯,从本质上降低了防范意识,而大多的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长时间作业就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 如何解决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应采用的措施

4.1加强对电气设备建设资金的投入

工厂电气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起决定重要作用,企业加大建设资金投入,使电气设施配备完善,加强安全管理体系使工厂电气设备定时监管。企业应该加强设备建设资金投入,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完善管理体系,对陈旧设备应及时更换,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4.2 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能保证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企业损失达到最小,实现工厂安全管理。因此,企业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践培训,使每一名员工都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操作失误率降到最低,也应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能及时解决设备故障,保证工厂电气工作顺利进行。除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应该对电气设备定时维护、检修,排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使企业能够顺利生产。

4.3 完善监管机构,加强监管管理

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监管机构体制,责任区域明细化到个人,制定相应的奖惩规章制度,个人的奖惩与此紧密相关, 使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严禁监管人员循私舞弊,对于安全隐患睁一只眼或者谋求个人利益的现象出现,促进安全管理能够被执行到位,只有监管人员意识到自身职责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把监管工作做到位,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4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

所有生产及经济基础都建立在安全之上,企业不是为了安全而存在,是在最求经济效益以安全为前提,提醒员工安全就是对家庭及亲人负责。应加强安全宣传力度,对其它单位的安全事故举一反三,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及不安全的工作习惯。员工轮流负责安全职责,让每名员工都能参与其中,当一周安全负责人。每天早会加入安全经验分享,作业前就要落实安全教育。按规定办理作业票,管理人员要深入作业现场,严查作业内容,逐级签字确认,让管理人员了解属地作业内容。严格落实绩效考核,教育为主。让员工把安全工作牢记在心。

5.总结

工厂电气的运行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电气运行的管理工作还有一些弊端,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好的制度需要每一名员工的共同努力,来保证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张标.能源计量.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

[2]吴玉国.油气计量原理与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16.

[3]张克.能源计量与节能检测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