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辣椒品种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3

地方辣椒品种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吴凤莲 尚斌 王正文 李星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黔东南地方辣椒培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也是近年来当地产业发展的十二大产业之一,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栽培效果,本文特从选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辣椒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为辣椒的高效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关键词地方辣椒;露地;栽培技术;规范化

黔东南地方辣椒品种是当地农民通过长期的人工栽培,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及消费习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性状稳定的特色地方品种。其中黄平线椒、施秉杨柳塘线椒、镇远金堡线椒、雷山雀鸟朝天椒、停洞朝天椒、台江方召朝天椒、剑河久仰朝天椒最为出名。

1 选地

选择2~3年没有播种茄科蔬菜的地块,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背风向阳,无土传病害,排灌方便的壤土和沙壤土。

2 种子处理

按每亩播种量在30~50 g左右,先将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3 d,每天2~3 h,然后采用温汤浸种催芽等方法处理种子[1]

2.1 温汤浸种

先将种子浸泡于清水中2 h,再将种子放入55℃恒温水域中10~15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放入80 % 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1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再用清水浸泡10~12 h[2]

2.2 催芽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裹,放入28 ℃恒温箱中,每天早晚各清洗一次种子,擦干;或放在30~35 ℃地方,每4~5 h反动一次,每天用温水补水水约5 d左右发芽,70 % 种子露芽时进行播种。

2.3 适时播种

露地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选择阴天或者晴天下午播种。播种时用细土拌种,拌种细土为过筛田地土,筛子孔径为0.5 cm×0.5 cm即可。播后及时覆土。用基质覆盖,厚度须在3 cm左右,用细土覆盖,厚度为1 cm左右,避免出现“带帽”现象[2]

播种后,如基质或土壤太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面喷1次水。覆土后用闷床薄膜覆盖苗床,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2,6]。在没有大棚育苗的条件下,在覆盖地膜的基础上可搭建小拱棚,达到促进幼苗生长、减少冻害发生。

3 苗期管理

播种后7 d内应保持棚内湿度,待真叶开展后,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间要选在晴天10:00前或16:00之后。缓苗后可适当降低温度,保持 20~25 ℃,白天应注意揭开棚膜,保持通风,避免高温高湿。

苗期要适当控水,防止出现徒长苗。移栽前7~10 d开始练苗,揭开棚膜,移栽前一天浇透水,再进行移栽。

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苗期遇真叶泛黄时,可追施尿素1000倍液或者腐熟沼气水1000倍液。

4 整地施肥

移栽前15 d整地开厢,连沟宽130 cm,厢面90 cm,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500-1000 kg、磷肥75 kg、复合肥30~50 kg。用多菌灵、敌黄钠、斩首对土壤进行消毒,利用黑色地膜覆盖,闷床7 d,以达到苗床消毒的效果[3,4]

5 移栽定植

苗长至6~7片真叶时,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5~7 d浇缓苗水。双行定植,线椒定植株行距为40×60 cm,朝天椒定植株行距为30×40㎝。缓苗后每7~10 d兑水喷亩施尿素5 kg,过磷酸钙10 kg[5]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除草

利用黑地膜覆盖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中耕除草次数。未盖地膜中耕除草时可追施复合肥。辣椒定植成活后 10~15 d 进行第 1 次中耕除草,在封行前进行第 2 次,杂草长势更旺的地块要及时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

6.2 整枝搭架

6.2.1 整枝

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阴天或晴天,将门椒以下的侧枝抹去,一般每7~10 d抹一次,辣椒长出的第一朵花(门椒)摘除,清除老、黄、病、残叶和过密交叉枝,以减少侧枝对植株的营养消耗,增强透光通气能力,促进植株生长[6]

朝天椒分为单生朝天椒和簇生朝天椒两种,单生朝天椒按照线椒整枝方式,簇生朝天椒在缓苗后一周内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根据产量确定侧枝数量,保证养分供应。

6.2.2 搭架

辣椒为浅根系作物,植株挂果后风吹易倒伏,当辣椒长至30 cm时需要搭架子,可每隔5 m插一根杆,中间用线连接,防止倒伏。

6.3 培土压蔸

在辣椒封行前, 要及时对蔸部进行培土垒蔸,可防止辣椒倒伏促进辣椒生长和利于田间排水。

6.4 追肥

遵循“施足底肥、及时追肥”的原则。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有机生物菌肥为主,根据各个时期所需不同进行追肥。

6.4.1 返青肥

辣椒定植 10 d 缓苗后,施一次返青肥,亩施腐熟沼气水800~1 000 kg, 或用 5 kg 尿素对水500 kg 喷施,促进早返青。

6.4.2 花肥

在大量现蕾时,结合培土垒蔸施一次重肥,45 %硫酸钾复合肥 25 kg 加 5 kg 尿素肥每亩,距离蔸部 10 cm 处开沟混合深施,覆盖地膜的可使用施肥机施肥。200~300 倍的硼砂或防落素 20~30施用个单位喷雾,可提高坐果率。

6.4.3 果肥

进入盛果期,辣椒茎叶和花果同时生长,要追肥 2~3 次,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亩用 4 5﹪硫酸钾复合肥 10~15 kg 对水 1 000 kg 淋施,每隔 30 d 左右一次[3,6]

6.5 水分管理

辣椒根系较弱,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田间不能积水,田间积水少时出现植株萎蔫,严重时成片死亡。辣椒前期要浅浇水,注意防涝保壮苗;中期要小水勤浇,降雨后要及时进行排水,控水防涝保花果;后期连晴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防旱防早衰。

7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地老虎等[7]。合理灌溉,保持通风透光,必要时在发病初期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7.1 病害

7.1.1 病毒病

病状:在高温干旱、日照过强时易发病。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分枝呈丛生状。有花叶黄化、皱缩、坏死、畸形、果实瘦小、落叶症状。发现病症要及时拔除病株带离田间深埋或烧毁,然后在拔除病株的土壤处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防治措施: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加强对传毒媒介蚜虫的防治;雨后喷药预防或对发病初期的田块,亩用8 % 宁南霉素500 倍液或菌毒清 200~500 倍液喷雾,每隔 7~10 d 施药一次,连喷 2~3 次。

7.1.2 青枯病

病状:主要发生果实转色期,高温高湿易爆发。植株根茎部首先变褐色,开始腐烂并伴有腐烂味,后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

防治措施:发现病株立即带离田间烧毁,每亩用硫酸链霉素或农用抗菌素120按3000—4000倍、25 % 络氨铜500倍进行灌根。

7.1.3 疫病

病状: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病,根、茎、叶、果实均可感染,辣椒挂果后最易感病,并且浸染后蔓延迅速。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厘米,中央暗褐色,边缘黄绿色,水渍状。果实,多从果蒂部或果尖开始,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软腐。湿度大时,病果表面密生白色霉状物。病果可脱落,也可失水干燥成暗绿色僵果挂在枝上。

防治措施:每亩喷施58 %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75 ~ 100 g、50 %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40 g或70 %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 ~75 g [6-7],每隔7天喷一次,可加500倍液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连续喷3次,增强植株抗性。

7.2 虫害

7.2.1 蚜虫

危害特征:全生育期,蚜虫多群集在辣椒的嫩芽、叶背和嫩茎尖上吸取汁液,危害芽心和花瓣,导致叶片卷缩变形,嫩梢节间变短、弯曲,植株矮小,造成减产。同时还能传播病毒危害。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蚜虫。每667 m2 悬挂黄板50 ~70 块,可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

化学防治:喷施20 % 甲氰菊酯乳油30m L每亩、40 % 克蚜威乳油75 mL每亩交替使用低毒农药达到防治效果[7]

7.2.2 烟青虫

危害:烟青虫以幼虫蛀食花蕾、花、果,也危害嫩茎、叶和芽,造成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虫害发生盛期为7~9 月。

化学防治:在现蕾开花时用 25% 功夫乳油2500 倍液或氯氢菊酯乳油 1000 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800 倍液喷雾。 间隔15~20 d 一次,连续 2~3 次。

7.2.3 地老虎

危害:危害辣椒整个生育期,幼虫主要危害辣椒根颈部,咬伤或者咬断根颈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苗。

化学防治:整地时捡去幼虫或亩用50 % 辛硫磷 800 倍喷雾或 90 %敌百虫 800 倍液喷施覆膜闷床,后期一经发现地老虎可灌根防治。

8 适时采收

采收应严格遵守药后安全最低间隔期。辣椒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批采收,青椒转色变硬即可采收,红椒在果实完全红熟后采收,确保及时采收。地方朝天椒品种以收完熟带枝采收为主。

9 讨论

辣椒栽培需要考虑整地、选种、土壤环境、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因素。辣椒种植户需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辣椒栽培方案,逐步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着力提质增效,确保辣椒获得优质高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简介] 吴凤莲(1994年—),女,贵州黎平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果树、蔬菜研究与推广工作。

10 参考文献

  1. 姜发洋,张鼎州,吴凤莲,谌金吾,孙仕洪,王正文.辣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21):91,93.

  2. 遵义朝天椒栽培关键技术[J].长江蔬菜.2010,(11).

  3. 邢颖.辣椒种植高产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6):71-72.

  4. 侯彪1,黄胜先1,罗明勇1,吴清江1,吴浩2.地方特色辣椒品种雀鸟朝天椒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7,11(35):19,21.

  5. 陆家文,李姣姣,张永发,李明艳.文山特色朝天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21,9(1):119-120.

  6. 王永平,吴康云,邢丹,何建文,蓬桂华,胡明文.贵州山地辣椒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辣椒杂志.2018,16(3):20~21,39.

  7. 郭坤,于泮池.辣椒病害防治及越冬管理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04):67~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