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I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基于 GSI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策略研究

杨甲

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0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河道整治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河道整治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需要深入分析具体的影响问题,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河道整治策略,提高河道整治效果,改善生态环境现状,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GSI;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策略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诸多城市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初具规模,但实际治理效果并不明显,还存在诸多问题,原因在于对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河道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因尚未明确,考虑的范围不够全面,缺少科学合理的河道生态治理策略。

1河道整治含义及重要性

河道整治也被称为河床整理,是一种用来改造河道以及控制河道的工程措施。河道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会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发生冲刷和淤积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置易发生水害,对我国的水利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河道整治,常见的河道整治方式包括治导、疏浚以及护岸工程等。河道整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规范、不科学的整治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如河流平面形态改变、漫滩效应、滩区整治问题等。进行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是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小康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以理念为基石、以规划为关键、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促进河道整治的协调发展。

2河道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

2.1基于人为因素的问题

一是河道管理体系不完善。针对河道管理来讲,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但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到河道管理工作中。在这一背景下,难免会出现部门与部门权责不清的问题,进而导致河道管理质量较差。由于权责划分不明确,且职责界限十分模糊,会阻碍河道管理政策的落实,不利于河道管理顺利进行。另外,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诸多企业为自身成本支出最小化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意向河道排放废弃物,导致河道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二是环保意识较低。从当前角度分析,河道治理建设侧重防洪安全,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工作,长此以往,导致河道水环境恶化,不仅会影响水体与生态环境,同时还会产生难闻气味,给河道周围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进而诱发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相关管理部门虽然采取了措施,但因为自身环保意识不强,工作开展十分被动,且阻力较大。

2.2基于自然因素的问题

河道生态系统不仅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会抑制河道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针对河道坡降而言,其会影响水流速度,进而导致水流速度逐渐减小,而河道淤积就会随之形成;针对降水径流问题而言,因为部分区域的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其降水径流就会出现不规则现象,对河道生态系统形成负面影响。例如枯水期断流就会影响河道水生动植物的成长,也不利于河道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在进入到汛期之后,降水量会明显增加,进而导致河道周围生态带受到物理性破坏。

3基于GSI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策略研究

3.1构建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河道的水生态系统因受自然地理、水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具有地域特殊性,因此必须注重地域性景观特征、遵循河道自然肌理和景观风貌。结合乡土湿生植物,避免使用外来或污染土壤覆盖在河道地表土层上进行生态修复,尽量保留河道原生湿生草本植物的多样性。(2)系统统筹原则河道是一个自然完整的生态体链和功能体,不能独立进行单一功能的修复。因此在河道水生态修复过程中,要统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四个动态过程(产流、汇流、输送和排放)与河道自身生态功能相结合,并贯穿于整个修复河段,使各个小功能体相互连接。(3)最小干预原则在对河道景观进行修复设计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规律,避免对河床和驳岸过度人工干扰和硬化,从水生态环境恢复的自然物理和生态过程角度,构建河道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体系并规划设计滨水景观休闲空间,加强河道水文环境的自我弹性修复能力、避免人类活动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直接干扰。

3.2生态蓄水区

生态蓄水区河段是承接径流管控区并进行水文环境提升的区域,径流在经过第一阶段减缓流速后,能够在本河段内蓄积并渗透。具体措施包括:(1)在保证河道防洪水位线不变的前提下,将硬直驳岸拆除,改造为原始生态驳岸,增加驳岸的斜面坡度,并在驳岸上种植乡土植物。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河道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的生态物质流,同时可缓解高峰时期的径流压力,提高河道的渗透效果。(2)模仿自然的河流路径和水流自生冲击力形成的凹凸岸,以降低洪水期对自然堤岸的破坏。设置蓄水洼地,种植乡土水生植物,并在蓄水洼地两侧设置溢流管,这可在水位线恢复前期,将超过洼地水位线的水流收集至河道第三段的有机种植区,在干旱季节为居民种植活动提供浇灌用水。

3.3以生态化治理为主要目标

城乡河道可以为城乡景观环境、绿地以及林地等提供充足的水源,还能够进一步改善城乡小气候。所以说,城乡河流可以称之为城乡的血液和生态环境的源泉。其滋养了城乡的每一寸土地,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构建生态化城市需要修复城乡河道生态,在修复与恢复以及再建生态河道的过程中,需要改造和综合治理河道流域内的基础设施。当前河道生态治理方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采用简单的裁弯取直或块石驳岸等方式,不仅会改变河道自然状态,还会使河流与周围环境难以联系,进而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河道生态化治理应以自然生态修复为核心,例如可以种植适合水生植物,以此来促进河道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构建节地型河流绿化带,同时还可以开辟自然生态公园。另外,在规划河流形态的过程中,需要依照河流的自然演变规律,始终保持河道的弯曲形态,使河道格局主流分叉、宽窄深浅、深潭与小岛相间。健全河道生态景观建设,让其成为城市景观的绿洲,进一步实现水土交融、城乡交替以及河景交汇的目标。河道治理应多使用卵石或河道附近的自然材料来代替硬质材料,有效提升河道的功能性。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整治对于人类生活、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河道整治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需要结合实际,认清河道整治含义及重要性,研究具体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解决,提高河道整治有效性、科学性,促使河道整治适应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与河道整治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新.河道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3(3):115-117.

[2]钟坚.河道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协调思路[J].智能城市,2020,6(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