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2

浅议 高职院校 人才工匠精神的 培育

马婷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412000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做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为此,本文主要对工匠精神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有效方式开展探究,如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借助专业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教育加入工匠精神、创新教学手段等教学方式,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教育

一、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高职院校也进一步创新了自己的教育模式,积极的引入“工匠精神”的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中过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方面重视,而忽视学生职业技术文化培养的理念。教育学生具备高级工匠的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国家输入复合型人才,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实施

二、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内在意识,工匠指的是从事某一行业的技术人员十分注重细节,并会精心打磨,将制造的物品品质从90.00%提高到99.99%的过程。现阶段,工匠精神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职业能力的体现,随着“工匠精神”的发扬与传承,“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构建对策

(一)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们的工匠精神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明确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责,促进校企双方合作顺利进行,减少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及时与合作的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例如,在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活动安排、教学方案制定等面,需要及时与企业沟通,征询其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合理性。另外,在校企合作中,还需要对企业所提供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做到充分利用,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技术指导资源、硬件设施资源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让高职学生得到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自身体验,实现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与此同时,在企业实践与学习中,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企业文化,明确“工匠精神”对岗位的重要价值。

(二)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

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这就需要提高对专业实训的重视度。在此方面,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实训培训计划,在开展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与专业知识相联系,也要贯穿“工匠精神”的培育主线。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工作实务进行合理利用,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工匠精神”的价值,能够自觉的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高职院校鼓励学生们全心追求“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2]

(三)营造良好氛围,渗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主要的内涵之一是具有专注踏实的精神,并能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可以先从自身做起,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以此来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为学生营造“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同时还可以在整个学校形成浓厚学习“工匠精神”的风气,学生们发挥吃苦耐劳、务实创新的精神,不仅能够帮助自己更专心的学习,而且也能够帮助毕业后顺利就业,减少就业阻碍,能够以良好的姿态应对岗位中的挑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四)将专业课教学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

在高职人才培养中,专业课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工匠精神”视域下,要注重利用专业课堂空间。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工匠精神”培养标准及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早日实现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培养学生该精神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带头践行“工匠精神”,起到榜样作用,既可得到学生的认可,又有利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教师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所有工作开展都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具体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够自觉主动的去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在“工匠精神”方面的课程培育效果。

(五)建设“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为了能够早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要积极完善和提升自身的能力。第一,各大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创办专门的“工匠精神”课程培育品牌,将其与办学理念紧密结合,以便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同,推动“工匠精神”对学生的综合影响。第二,要以“工匠精神”为基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推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工匠精神内涵。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匠品”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工匠”有全面的了解,进而学习“工匠精神”,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匠能力。还可开展“工匠讲坛”等活动,打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匠心精神”。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阶段,还需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气息,确保学生所学习的环境与“工匠精神”培养理念是相适应的。例如,可在校园环境的硬件装饰方面下功夫,设计有关“工匠精神”的硬件设施。

结论: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大企业需要众多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中,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学模式等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使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全方位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刻苦钻研、积极进取、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且还能够为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俊韬.“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商论,2019(23):253-254.

[2]张文财.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