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的临床应用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的临床应用护理效果

林珊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下共有60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气管套管吸引技术,实验组患者应用气管套管持续声门下吸引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堵管成功几率较高,相关肺炎的发生几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相关数据均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当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一线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量,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进一步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神经外科;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

在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1],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气管套管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切开气道进行护理,但是会导致患者的黏膜出现损伤,不能对患者的相关分泌物进行彻底的吸引[2],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我院神经外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采取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我将其进行对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等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均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的审查委员会审查。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气管套管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合理选择一次性吸痰管,并对负压装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保持整个套管的畅通,定时对气管套管内管进行清洗,对呼吸道的形状,分泌物以及颜色进行密切观察,保持气道通畅,并对患者切口部位的皮肤进行护理,检查患者的套管牢固程度并保持适宜的松紧度。实验组患者应用气管套管声门下吸引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新方法。当患者痰液较为粘稠时,采取持续性的新方法,保持这个负压的恒定,避免分泌物感染。对于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应当采取阶段性新的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关注,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一次性堵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时间进行比较。

2.结果

在一次性堵管成功率中,实验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为66.67%,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呼吸机肺炎发生中,实验组患者的发生几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6.67%,实验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气道护理时间为4.386小时,对这种患者的气道护理时间为5.505个小时,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是一样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组别

例数

FMA

MBI

对照组

30

38.01

35.24

实验组

30

36.23

66.19

p


<0.05

<0.05

t


4.827

4.721


3.讨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的人工气道进行建立,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咽喉部的生理状态出现了改变[3],对其道的自然防御功能产生了严重的损伤,患者的气道纤毛系统清除功能以及咳嗽机制出现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当患者出现呼吸机肺炎,是由于患者的自身抵抗力较弱[4],在临床中具有治疗过程治疗费用高的特点,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了经济负担,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采取持续声门吸引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患者在术后自身的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因此对于疾病的抵御能力较弱。除此以外,人工气道对咳嗽活动进行了抑制,导致患者的胃液出现反流,相关液体能够绕过患者的防御系统,直接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冲击,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气管切开是较为常见的,患者的气道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5]。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采取气管套管生门新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针对患者的情况保持科学合理的气囊压力,正确设置相关的负压强度,保持整个新管路的通畅,应当定时检查患者的气管导管,持续吸引患者应当每两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监测,对患者的吸引压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在吸引分泌物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气道产生损伤,根据患者分泌物的黏稠度,选择合理的负压值,提高临床的吸引效果。

4.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通过应用气管套管声门下持续吸引技术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效降低了相关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几率,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日,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苗苗,袁媛,张云锋.精细化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和改善通气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5):169-171.

[2]于少英.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148-149.

[3]韦燕飞,李蔓玲,莫小勤,黄温雅,苏星贵,周雪飞.改良雾化面罩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痰液喷溅污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0):129-130.

[4]李树菊.气管切开术后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5):545-546.

[5]李艳,刘晓红.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09):1467-1468.

成都市医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5088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课题编号:18PJ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