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张晓光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710000,


摘要:劳动关系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我国的劳动人事法律制度不断更新完善,为企业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提供了更多的法律支撑。但是在实务操作上,劳动纠纷问题在企业中仍然时有发生,一旦处理不当会引发劳动争议, 给企业带来不可控的法律风险,甚至会影响公司队伍的稳定性、积极性。因此关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及关键点,预想防范措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点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起到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降低企业法律风险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关系 风险管控 防范对策


企业是劳动用工的主体,必须要注意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及防范,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度也日趋完善,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明显提高,劳动关系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规范人事工作日常管理,加强风险管控,以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营造以人为本的员工优质体验与积极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新发展。

1.劳动关系管理中常见的风险点

1.1制度执行有偏差

1.1.1企业针对劳动关系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常出现各层级执行不一的情况。如员工日常的请休假,会出现流程不规范,公示环节缺失,工作传达、宣贯不到位,导致员工解读偏差/不知晓等问题。

1.1.2国有企业一般会在年末开展民主测评工作,通过员工之间互相评分,管理人员评价确定民主测评成绩,但对于年度考评“不合格”等次的影响在日常管理中未能有效应用,如年度考评不合格是否可作为岗位不胜任的评价依据,是否可做调岗或再培训等,都是企业可以考虑的方向。

1.2考勤和休假管理不规范

1.2.1考勤管理执行不严。在企业层级较多的情况下,会出现各层级的人事专员对企业内部的《考勤和休假管理办法》理解与认识不足、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在日常请销假中卡控不严格,如不能严格审核休假应休天数及实休天数出现超休、病、事假超期未返岗,超出可休天数仍批准休假等,都是考勤管理中企业需规范的地方。

1.2.2 医疗期管理不严格。对于将要超出医疗期的员工,企业各劳动关系归口管理机构在提前预警、复诊核实等方面警惕性还不高,不能与公司人力资源部事先沟通,确定复岗后岗位胜任、工作安排、合同签订等事宜,容易导致各级部门在员工问题处理上反应滞后、口径不一、陷入被动。

2.劳动关系管理关键点

2.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员工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要有一套考核的标准和程序,并且要有考核的结果,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不能达到录用标准的,应将原因告知劳动者。招聘中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岗位职责描述”或“工作及考核要求”具体化、书面化,录用条件”、“岗位职责描述”、 “工作及考核要求”要事先公示。

2.2违纪员工的处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严重违纪”作出明确的界定,做好日常管理、取证工作。对于严重违反制度(如:旷工、长事假、医疗期超期、违反纪律),应当惩处或将要达到解除劳动合同标准的员工,企业要有预警意识,对问题员工重点关注,才能在及时反应采取措施。

还要把握必要的程序:(1)处理的合理期限一般把握在30-60天内(符合解除的情形处理要快,时间越长风险越大);(2)法律依据及制度依据;(3)动态行为的事实证据;(4)解除流程审批环节中的工会意见;(5)解除通知书的表达(事实理由、法律依据或制度依据、生效时间);(6)解除通知书的送达(不送达不生效)。

2.3旷工认定

对于非正常出勤状况(如请休假、出差等),员工必须事先办妥书面的报批手续,否则视为无故旷工。对于该上班而没有上班的,先催促返岗,保留通知证据,不返岗的再根据制度解除,并履行送达程序(可信息、拍照同步)

2.4创制与保留证据

(1)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部门责任人第一时间通知人资部或合约法务部门,共同研究对策。

(3)第一时间与当事人面谈沟通(专门会议\工会参与),做会议纪要/面谈记录,签名确认( 必要时录音录像);引导当事人书写事情经过或提交检讨书;收集与违纪违规行为有关的物品资料、证人证言。

(4)调查过程中,不要对事件进行惩处方面的定性。

(5)及时建立内部沟通渠道,建立特殊事件及关键人员档案,形成事件分类、应对流程、处理、跟踪、反馈机制,形成闭环管理。

(6)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及时通知有关政府机关。

3.风险防范对策

3.1建立劳动关系管理风险管控机制

依照法律法规,根据企业发展与用工特点,完善规章制度与流程管理,制度设计合法化、合规化、合理化,流程执行具有连续性、程序性、依据性,通过有效的用工风险预防与控制覆盖劳动关系全流程的管理机制,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管理目标。

3.2强化预案管理意识和风险管控观念

把握日常员工关系管理过程中共性与个性问题,定期梳理管理潜在风险点,按照“总体防范、个案控制”的原则,对实际问题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处理,基于不同群体与个体,采取对特殊型员工进行专门化特别管理,做到管理前瞻性与可控性,达成用工管理和风险管控的良好平衡。

3.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适配运营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方法,辅以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支持,强化用工管理者与业务操作者专业素质,提升员工关系管理的合规性与灵活性,进一步激发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潜力和资源,以风险管控推进成本管控优化,实现具有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张晓光(1997年12月),男,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710000,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助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