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节目中秒信号测量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卫星电视节目中秒信号测量值

马海影

亳州广播电视台,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许多行业均有时间同步需求,如电力、通信、金融等行业,尤其是飞速发展的5G通信技术,对卫星电视节目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防领域,不仅需要精确的时间信息,还需要一定精度的定位服务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卫星电视节目中秒信号测量值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卫星电视传输;干扰分析;提升对策

引言

卫星电视行业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影响报纸行业的发展,而互联网行业的出现打破以电视为主的传媒行业。所以为了避免未来5G的大面积铺设对卫星电视的传输影响,让5G通信技术与卫星电视能够兼容互不影响,同时也提升两行业的发展速度。

1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系统概述

广义而言,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系统分别由地面系统和空间系统组成,对应着地面站、空间通信卫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卫星充当通信中继站,负责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卫星位于外层空间,远离地球,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覆盖面积巨大,卫星辐射地球可以通过通信卫星、广播电视信号接收完成。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技术原理是地面站向通信卫星传输无线电信号,通信卫星充当空间通信中继站,接收信号经变频放大处理,电视信号通过通信天线传输到地面站。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显著,卫星传输技术已经成为一条创新的路线。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发展不断推进,在广播电视领域大规模应用,预示着我国卫星传输技术将朝着高清晰度、多功能、大容量、大功率的趋势发展。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卫星信号传播质量的因素很多,卫星信号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可能完全消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卫星传输信号的质量,干扰了电视节目正常播出,从长远来看,这将降低广大用户的满意度,会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应该分析各种影响卫星信号传输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以促进卫星传输技术良好稳定发展。

2优点与不足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方法是一种独立于现有GNSS的高精度授时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无线频率资源,不用专门发射卫星或转发特定的信号、不占用珍贵的无线频谱资源,在不影响现有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的前提下实现高精度授时,具有系统建设投资少、周期短的优点;电视卫星资源丰富,电视信号作为民用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GNSS信号所面临的恶意干扰攻击问题,消除GNSS授时所引起的战略安全隐患;同时基于该方法的研究成果将为构建一种新的广覆盖、高可用性、安全可靠的授时系统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从而可形成对现有星基授时技术的补充和备份,对国家PNT体系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广播信号接收的各类干扰因素分析

3.1邻星干扰

由于卫星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在不断增长。基于这样的现状,被干扰的卫星和产生干扰的卫星会产生重叠覆盖的电磁场。这样的电磁场会造成接收机端误码率不断增加的情况,导致接收机在接收信号时,会被临近卫星的同频信号干扰,最终导致信号接收出不稳定的情况。

3.2日凌和雨衰

日凌是太阳发出的强大的电磁辐射,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每年春分和秋分节气前后,太阳、地球和同步通信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此时,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会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日凌现象会对广播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雨衰是电磁波进入雨层之后发生的衰减现象。电磁波在雨层中传递时,一部分雨水会对电磁波产生吸收作用,也有可能会对电磁波产生散射。这两种现象都会对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较为强烈的干扰,影响广播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

4对策

4.1对邻星干扰的处理措施

地面站在接收到邻星干扰后,要第一时间对卫星接收天线进行有效的测试。测试后,选择大尺寸的电动天线,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调试,重新调出正确的方向。调整方向的过程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够快速准确地调好天线的方向,使之更好地进行信息接收,避免邻星干扰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增强其专业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在培训工作中,相关单位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使技术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另一方面,要为技术人员的专业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方式,使其能够在加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和专业能力。

4.2防范自然条件干扰因素

卫星接收信号中心必须对天气状况进行准确判断,适当调整地面站天线的接收仰角,并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减少由于雨水造成的信号干扰现象。工作人员很难准确预测日凌发生时间,因此,播电视部门应采用双备份的方式,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日凌现象结束后,应将地面站与卫星之间的通信系统恢复,并对日凌现象发生的规律进行分析和记录,为后续防范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4.3加强5G基站施工管理和建设

在建设前期要做好勘测工作,搜集该区域卫星地球站以及前端接收站的整体情况,无线点管理机构依法进行无限电台收放许可和无线电台执照,若未获取相关许可和执照,5G记账不能开通发射无线点信号。5G基站的建设完成后,通信工程人员要在基站周围划分好干扰协调区和保护距离,要对此区域内容5G基站无线信号与卫星电视有线接受端接受展进行干扰排查和测试,避免5G基站发射的无线信号对卫星电视信号形成干扰,影响卫星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5G基站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保护周围设备的工作,如果基站在建设完成后出现干扰问题,需要有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双方协调工作,工作人员要做好干扰协调工作,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使其能够顺利通过电磁环境测试项目,两者都能正常工作,互不干扰。5G基站可以使用能够通过波束赋形技术调整辐射方向的MIMO天线,利用MIMO天线的特性让5G基站发散的无线信号在目标方向的增益最大,形成方向性十分强的窄波束,还可以让一些无用和干扰方向的增益最小。基站在安装过程中要避免5G基站的最大发射增益方向正对着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主瓣方向,尽可能增大卫星接收天线与干扰方向的离轴角。通过这些基站建设措施减低基站与卫星电视信号之的干扰,保证两者能够正常运转。

结束语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卫星电视节目同样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比如在网络直播方面,当直播现场人数众多时,可能会导致4G信号传输的不稳定,这时,就可以通过卫星进行稳定的传输,我们的接收系统能第一时间响应,保障节目的安全播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是广电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卫星接收天线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自动化改造尝试,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锻炼了技术队伍。

参考文献

[1]张聪.浅析5G通信技术对卫星电视节目传输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3(19):282.

[2]鲁德娟.境外卫星电视节目收转播出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19(02):17-18.

[3]熊晶.卫星接收天线在节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及日常维护[J].时代金融,2018(36):288.

[4].湖北荆门市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专项整治工作[J].中国有线电视,2018(06):721.

[5]张宁,黄伟宁,马俊.卫星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19年全国公共安全通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学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