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

罗锦生

剑阁县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300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生活习惯不合理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鉴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在生活习惯等方面作以改善,并进行适当的中医药调理才是上策。说到这了,肯定有人会问:作息、饮食、生活习惯等问题后期可着重注意,但中医药养生保健又该如何进行?接下来,本文将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展开 重点的介绍和详细的讲解,希望能够为大家科普一下,以便提升认知和增长见识。

  1.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茯苓,属于“中药八珍”之一,将其与其他药物组合,可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效,故而,茯苓又被冠予“四时神药”的美誉。

在中医看来,茯苓的利水渗湿功效十分显著,且药性平和,不仅能入药,更能直接食用,在健脾祛湿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经现代研究证明,茯苓中含有的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及补中健脾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茯苓的食疗方有很多,如茯苓饼、茯苓山药包子、茯苓汤圆等等。另外,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喝粥是一个助消化又暖胃的食疗方法,早起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茯苓山药粥,能起到暖胃健脾的功效。当然,还可以在其中加一些干姜、薏米,与茯苓一同熬制。薏米、茯苓都有暖胃、健脾、利湿的功效,姜片也能发挥出散寒的作用。

  1. 止血之最三七

三七,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其被载入本草典籍至今为止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三七的描述为:“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入胃、肝、大肠经,是用来治疗“血症”的不二之选。“通”、“止”是三七的两大特点,也就是说当机体有出血倾向时可以用来止血,当血流堵塞时可用来活血散瘀,促进血液流通。

据现代研究证明,三七中含有大量的三七素、三七皂苷、三七多糖、黄酮等物质,不仅能够活血、止血、扩张血管、降血糖、降血脂、溶解血栓、消肿、化瘀、止痛,还能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提升免疫力等。此外,这里需要尤为注意的是,孕妇严禁服用三七,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生津之最石斛

石斛在《本经》中早有记载,中医对其的定义是:味甘性微寒,入胃肾肺经,具有益胃生津、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证,可治疗男子腰脚软弱等。在口干舌燥的时候,拿一条新鲜石斛嚼下,具有不错的解渴效果。

天气变冷,温度下降的时候,吃多了火锅难免会导致虚火上浮、口腔溃疡的情况发生,这时该如何是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选用生姜、石斛、陈皮加入鸭汤中一同熬制,服用后能起到明显的降火效果。具体来说,准备5片生姜、250克水鸭、15-20克石斛、一瓣陈皮。将老鸭、陈皮、生姜、石斛放入锅中,将温开水倒入,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煲1个半小时,并加入一些辅助佐料,就可进行食用,这对治疗口腔溃疡、虚火上浮等症状有不错的疗效。

石斛是一种微寒味甘的药材,用其来煲汤,味道其实并不重,反而还会有微甜的回味。鸭肉具有丰富的营养,在清凉降火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一些平日中时常口干舌燥、易患口腔溃疡且大便干结的人,可选用石斛陈皮生姜煲水鸭汤来调理身体。另外,需注意的是,石斛性偏寒,易伤阳气,故而对于阴虚有热之人较为适用。

四、活血之最丹参

丹参,性微寒,味苦,并无毒性。其根可用作药物,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之功效。在清代《本草便读》一书中对丹参有如下描述:“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

丹参,从字面上来看,虽然有“参”名,但并无补血之功,在活血方面有显著疗效。因此,丹参常备作为调理血分的首选药物。特别是针对胸闷、胸痛等问题,丹参这类药物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食疗方面,可选用丹参15克、山楂15克,清洗干净并晒干后,打磨成粗末,将两者混合均匀之后用煮开的水冲泡,并加盖闷10-15分钟,可如喝茶般饮用。这个搭配在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1. 清痰之最贝母

贝母,外形看起来和聚贝子十分相似,在《神农本草经》中早有记载。传统中医对其的定义是:主要用作心肺二经,能够起到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的功效,是广大群众极为青睐的中药。

在现实生活中,贝母蒸梨这道膳食,相信大部分人不会感到陌生,或多或少都曾食用过。其具体做法是:先将贝母在水中浸泡,直至用手捏上去较软即可。梨不用削皮,将其从中间切成两半,剜去核,将浸泡好的贝母放入梨中,再将梨合上,并用绳子捆绑固定好,在笼中蒸上30分钟左右,就可以食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贝母较硬,最好提前在水中浸泡好,不可选用长时间蒸煮的办法使其变软,这样会使贝母的药性大大降低。

贝母蒸梨膳食,适用于肺热咳嗽、痰稠、咽干、便结者,对感冒初期的风寒或风热咳嗽均不适宜,对感冒中后期的肺热咳嗽,服用贝母蒸梨会有不错的疗效。

以上针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作以了解和掌握,进而做好自身的调理,确保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