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应用

韦曼

东台市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江苏东台 224200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深静脉置管时间以及经护理干预后置管感染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试验组经护理干预后深静脉置管时间(119.25±1.56)天,明显高于对照组(75.36±1.6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为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4.37%(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明显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血透导管;深静脉置管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血液透析(HD)来替代肾脏进行血液净化。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过透析器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至体内。血管通道是保证治疗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深静脉置管操作方便,但治疗过程中有较大的感染风险,所以要在置管行血液透析时进行相关预防护理干预,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为进一步证实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血透置管感染发生的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无语言沟通障碍。②无其他脏腑衰竭疾病。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肾炎8例,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衰竭5例,平均年龄(49.38±2.35)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5例,其中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炎6例,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衰竭7例,年龄平均(50.43±1.83)岁。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按护理规范严格执行一系列操作,并遵从医嘱以及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服务。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①医护人员要严格配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尤其在接管、卸管和换药时,进行护理干预期间其他操作也应确保无菌进行,保持个人卫生,提升无菌意识,以免造成患者置管穿刺部位感染。②血透室定期清洁和消毒,消灭室内细菌。严格遵守血透室家属不能探视和陪护制度,对血透室进行环境护理,包括:更换床单、被套,勤通风,保持地面清洁等,保证其室内环境无污染。③医护人员要格外重视导管的封管护理,对导管口进行消毒,并确保在实施血液透析前管内不存在肝素液,结束后对导管再一次进行消毒护理。④严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感染,采用干燥透气的敷料清理血迹,从而减少患者自身细菌传播。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少运动,避免出汗之后感染穿刺部位[1]。⑤对一些身体免疫力低且易感染的患者进行特殊护理,比如尿毒症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等症状,调整其饮食,加强营养摄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膳食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置管时间(`x±s)天,以及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感染率=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置管时间

试验组置管时间(119.25±1.56)天,明显高于对照组(75.36±1.6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置管时间`x±s

组别

例数

置管时间

试验组

32

119.25±1.56

对照组

32

75.36±1.68

t


26.4814

P


<0.05

2.2 置管感染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为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4.37%(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置管感染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感染例数

未感染例数

感染率

试验组

32

2(6.25)

30(93.75)

2(6.25)

对照组

32

22(34.37)

10(65.63)

11(34.37)

X2




5.642

P




<0.05

3 讨论

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HD)来代替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进行血液净化,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患者身体状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人们对护理期间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透析期间虽减轻患者在治疗期间身体上的折磨,但是深静脉置管却无形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感染严重者可能因此而死亡[2]。深静脉置管在透析过程中起到“血管通路”的作用,其置管时间长、用药方便,并且不需要反复穿刺,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置管期间,感染是常见并发症,这时候需要采用合理、科学并且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以此来保证未来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几年,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患者的无菌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干预[3]。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经护理干预后深静脉置管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血透置管感染发生的情况,并且延长了深静脉置管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桂琴,赵爽.探讨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性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9):376.

[2]苏静.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9):169-171.

[3]曹小云,陈群菊,朱品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4(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