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工作的职业卫生课程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3

基于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工作的职业卫生课程教学探索

曾宇春 夏良 陈玉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制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摘 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深化方向,在交叉学科领域,则需要更多方面的师资、实际工作资料进行协同培养。本文介绍了职业卫生课程教学的目标,基于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对于毕业生的需求,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医”“工管”结合教学方案和课程知识体系,课程教学设计等内容。

[关键词]:职业卫生;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在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工作的毕业生调研的职业卫生课程教学研究》2020D83EF

[作者简介] 曾宇春(1985-),男,金华人,讲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危化品安全技术。

[联系手机] 13989410779

[收书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海棠西路888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学院(321007)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occupational health course based on the wor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testing institutions

Zeng yuchun,Xia liang,Chen yuh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Jinhua polytechnic,Zhejiang 321017,China)

Abstract: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deepening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more teacher resources and practical work resources are needed to cooperate in train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course, based on the demand of occupational health testing institutions for graduat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it puts forward teaching plan of "engineering-medicine" and "engineering-management" and course knowledge system, course teaching design and so on.

Keywords: occupational health;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职业卫生工作迎来新的发展,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更承载着职业卫生从业人员和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期盼。我院原本的安全健康与环保专业也将顺应需求改组成为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专业。因此职业卫生课程方面的教学设计便更为重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趋势[1],所有的课程理论知识都是基于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针对实际应用很多学校采用实际工作案例教学法,甚至利用学院的专业公司平台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实训,但是由于职业卫生方面的检测评价,涉及到大量毒理学、生理学、企业管理等医学、管理学内容,因此必须做到“工医”、“工管”结合[2]

1 职业卫生课程培养目标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人群中涉及职业危害的人数、职业病发病人数和因职业病死亡的人数都居世界的前列,因此国家对于职业卫生相关监管工作十分重视,社会对职业卫生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国安全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以事故预防(安全隐患分析)为主,虽涉及一定的职业卫生课程,我校安全专业开设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职业卫生管理与评价》两门课程,但总体来说,课程比重太小,重点放在了检测方面,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于职业卫生全面性人才的需求。

职业卫生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安全事故预防与疾病预防诊断两个知识体系高度交叉的领域。根据本人工作经验,需要涉及以下课程体系:

表 1 职业卫生课程体系

序号

课程

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学科方向

1

生物学

人体的基本生理学知识

预防医学

2

毒理学

致癌、致病等毒理学知识

预防医学

3

流行病学

利用统计学对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致因

预防医学

4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安全科学与工程、预防医学

5

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采样和检测技术

安全科学与工程

6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技术

职业卫生危害因素分布规律及控制技术

安全科学与工程

7

工业通风

工作场所通风原理、技术以及除尘器的应用

安全科学与工程

8

个体防护

防范职业危害而配备的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及维护

安全科学与工程、预防医学

9

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日常相应台账

安全科学与工程、预防医学

10

职业卫生评价技术

职业卫生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

安全科学与工程、预防医学

从此可见,目前我院的职业卫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检测操作,轻原理内涵”,虽然检测机构及用人单位可能会感觉这样的学生过来就能做一些工作,但是这些机构企业他们需求的不仅仅是操作工,而是需要懂技术又懂钻研分析的技术人员,因此目前的培养形势对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2 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对毕业生的能力的需求

根据我们近些年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调研结果,我院安全专业学生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比例为34.29 %,而且比例从2016年的不到五分之一到现在的接近一半。具体比例见表2:

表2 近五年我院安全专业学生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统计表

专业毕业年份

毕业生人数

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就职人数

比例

2016

53

7

13.21%

2017

45

19

42.22%

2018

37

10

27.03%

2019

29

18

62.07%

2020

46

18

39.13%

总计

210

72

34.29%

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在企业同时从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和日常监测工作。

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对于大专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辨识及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的能力

熟悉职业危害类型,能分析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进行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的第一步,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具备这样能力,才能准确的发现作业场所中有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而制定检测计划和方案,确定项目预算等。

(二)采样能力

采样的准确无误,对于职业卫生检测机构来说至关重要,样品采集的代表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作业现场有害因素强度和浓度的评估结果。因此,采样点的正确选择、采样工作的规范操作、样品的完善保存[3],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卫生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三)检测实验能力

实验室化验分析是作为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支撑,主要涉及到:待测样品的准备、配置标准溶液、准备相关试剂、利用分析仪器对样品中的职业卫生有害因素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其中的含量、实验数据计算、分析并撰写检测报告等工作内容[4]

(四)防护设施设计规划能力

职业卫生工作的目的就是发现职业危害,检定职业危害水平,同时针对发现的高风险危害设计有效的防护设备设施,这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熟悉相关标准规范和灵活运用现有防护技术的能力。

(五)编写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的能力

根据职业卫生评价导则的要求,将职业卫生辨识、检测结果、类比分析、控制措施要素整合,得出评价结论,最终形成报告文本,这是职业卫生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这是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

3 “产教融合”教学设计

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评价技术这类工科课程内容在安全专业已开设多年,校内教师根据职业卫生专业背景作适当修改即可达到教学目标。

生理学、毒理学、流行病学、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个体防护装备技术等课程是工学和医学、管理学密切交叉的课程,学校和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应分别抽调一名或多名教师专家,共同商议制定教学方案。此外,涉及检测和病理学方面的课程采用课堂讲授、ppt演示及实验等教学方式,从而可以达到“工医管”结合的教学目标。

3.1 教学策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用“事故重演、原理推演、角色扮演、成果汇演”四演策略,充实教学进程。

教学过程高度对接生产过程,学生以采样检测及评价人员的角色进入情境,而职业卫生工作(包括日常的采样检测和职业中毒事故)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周围的人员、设备、环境都有危害。若作业人员处置不正确,会有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

为了全方位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兼顾教学成效,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现场辅助教学,创设虚拟检测现场和职业卫生事故现场[5]。结合“重演、推演、扮演、汇演”四种方法和环节推进教学进程。依据教学内容特征合理运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桌面推演教学法、直观演示教学法等,突破教学重难点。

3.2 教学资源——“安全为本”创设环境,仿真做真事故现场。

虚拟现实、HSE体感装置、教学模型、在线开放课程、个人防护用品与应急器材、典型事故教学中引用事故处置虚拟现实(VR)系统,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又兼顾作业现场的紧迫感和实操感。

引用HSE(健康安全环保)体感装置可有效提升学生企业日常检测及应急处置能力。此装置可模拟企业生产线运行过程,模拟作业人员发生中毒窒息等职业卫生事故等,学生依靠装置可进行模拟处置实操。学生在实操中,体感装置自带的DCS系统将记录所有流程并即时评价学生操作的时效性和正确性。

上述教学资源规避了事故现场环境的危险性,突破了学生学习考评难度大的教学瓶颈。

3.3 “四演”教学过程设计

事故重演:根据职业卫生事故案例,利用虚拟仿真模拟事故。

因为事故现场具有危险性大和无法复制的特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重现事故现场,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合成氨生产工艺中毒事故》教学项目中,引入一起合成氨工艺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导致CO中毒事故,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中可能会发生的职业风险,依靠虚拟仿真软件模拟出事故流程,各学生小组观察软件展现出的现象,进行事故场景的操作,总结事故原因和防治措施。

原理推演:结合相应课程知识点,推演工作内容。

在教学内容框架下,学生结合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总结事故原因,制定防治措施,为本项目知识和技能的架构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重点。教师给出不同情境,推演分析、检测、评价、控制措施等内容。学生根据推演结果,各小组分析原因,以原理——工作内容——应急措施为主线,绘制工作内容分析图。激发学生形成工作责任担当。

角色扮演:学生代入作业人员角色,实际操作锻炼技能。

合理运用VR、HSE体感操作装置模拟出作业现场场景,学生以作业人员身份参与活动,掌握技能点,突破教学难点。比如,在课程内《氯乙烯泄漏中毒》实验教学项目中,利用HSE体感装置模拟化工车间场景,对职业中毒事故进行事故检测、应急救援和处置,系统自动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成果汇演:编写职业卫生相关文件内容,从而总结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结合职业卫生检测机构的职业卫生工作资料内容,学生分组编写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分析报告、检测计划书、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四个职业卫生工作的主要文本。

4 结束语

职业卫生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预防医学、安全工程和企业管理三个学科的内容,要想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必须实行基于职业卫生检测机构,与行业协同办学思路,并且明确课程教学标准和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培养符合职业卫生服务行业需求,掌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作业场所咨询评价、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预防、职业危害控制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离妮.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案例教学法应用-橡胶厂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J] .广州化工,2020,9:176~178.

[2] 杨永良,周福宝,李增华. 职业卫生工程专业“工医”结合协同教学思路探索[J] .高教学刊,2020,6:80~82.

[3] 洪海玮,阮玉龙. 化工企业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要点[J] .检测与质量,2020,9:86~87.

[4] 杨一卓. 职业卫生检测中化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J] .检测与质量,2019,9:174~176.

[5] 李祥春,陆卫东,刘艳丽,王龙康. 虚拟仿真在职业卫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9,10:217~221.



作者简介:

曾宇春,男,浙江金华市,1985-04 讲师 主要从事安全生产技术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