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刘屹

65210119890417****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与土地安全矛盾更加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当前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以末端治理手段为主,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末端治理的方式存在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和经济效益低等弊端,若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环境保护事业就难以为继。另外,末端治理手段通常只是污染形式的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策略

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田,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工作的落实,对于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保护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企业想要得以迅速发展,就一定要使用一些新型技术和工艺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提高产业附加值。在新型工艺的推动下,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以及档次,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进而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地污染。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有效推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并利用新材料来有效替代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有效利用。政府部门通过开发利用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海洋能等能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我国拥有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污染物。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煤炭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一定要从多渠道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同时,也要着力开发各类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此外,结合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可知,我国仍然以消耗煤炭以及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来进行工业发展,鉴于此,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必要对现有的资源消耗结构进行优化和改善。

2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2.1是建立新价值观

循环经济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2.2全面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强绿色投融资机制建设

落实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协调好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相关市场构建。通过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手段,倒逼企业使用新能源、鼓励节能节电,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等,为绿色低碳发展建立更高质量的正确价格信号体系。在税制结构绿色化改革框架下,通过调整环境税率及扩大征收范围,不断增加能耗高、污染重产品的消费税,降低绿色产品消费税等,增加市场主体环境保护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发展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生产。此外,利用低成本的政策型资金来支持中小绿色企业融资;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突出作用的重大项目,优先给与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2.3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要以“四种经济形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发展中保护,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遵循自然规律、符合省情的生态环保之路,要持续扩大大美青海、生态高地、旅游净地品牌影响力;要坚持循环互进、环闭链成,坚持环环相扣、循循共生,坚持资源无废、发展协同,着力提升效率和效益,以循环经济发展推动青海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发展好、运用好互联网,紧抓发展机遇,以数字经济服务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平台合作,促进资源无缝对接。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

2.4进一步形成政府引导、央地互动、企业主体、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发展机制

作为后发国家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发展方式转型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需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机制;要充分激发自下而上的绿色发展实践创新,挖掘地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验做法,强化交流学习和相互借鉴。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调控机制,在绿色转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性作用、各类市场交易机制的作用,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要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公众投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践的积极性和使命感,扩大社会公众参与范围,并为公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动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知行合一。

2.5扭住产业转型关键,推动结构性源头减量

结合转型发展和循环发展需求,山西应积极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重点聚焦半导体、大数据融合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光电、光伏、碳基新材料等产业,培育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低碳化发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也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内容,应加快推动煤炭、电力、焦化、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做优做绿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6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树立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公众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之一。政府部门为了有效平衡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来有效提供社会各界人士自己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资源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可以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对公众进行宣传。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协调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还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和作用。

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推动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书中对大话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国内外经验、生活循环经济回收与利用、工业循环经济回收与利用、静脉产业园发展、蓝色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六方面内容进行了逐层深入地分析与讲解,一是让更多读者进一步了解循环经济,二是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奉献一份微薄之力,并活跃循环经济方面的社会舆论气氛。

参考文献

[1]张洪坤.循环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市场,2019(36):70-71.

[2]尹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路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6):18-20+27.

[3]徐团团.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9(34):72-73.

[4]李文婷.循环经济时代下木材工业的节能减排发展体系构建[J].林产工业,2019,56(12):84-86.

[5]徐海平.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9(2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