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技术

孟祥军

泰来县汤池镇乡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 泰来 162411



摘要:在进行鸡养殖的过程当中,急慢性呼吸道病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疾病,轻则导致鸡的生长效率降低,重则导致机的大批量死亡。处在各个生长阶段中的鸡都容易感染此类疾病,尤其是在春冬季节,急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频率较高,患病鸡的死亡率也较高。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甚至容易诱发其他相关的传染病。本文主要对于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技术开展的分析,旨在为提高鸡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保障广大养殖户的效益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鸡养殖;鸡慢性呼吸道病;诊治技术

一、引言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于鸡毒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病鸡的生长效率会明显降低,患病鸡会出现精神萎靡、咳嗽、流涕、喉咙处发出异常声音等情况。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一般来说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春季和冬季的发生率较高,发病十分突然,病程相对较长,但治疗难度却较大,极有可能会导致鸡的大批量死亡,给养殖人员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具体对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开展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和诊治策略。

二、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外在表现特征

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在鸡群体中可感染性较强,小鸡的感染率相对较高,成鸡的感染率相对较低,即便患病鸡并未死亡,也会导致生长效率较低、产蛋率下降、鸡肉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探讨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原因,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外界条件的变化是导致此类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骤然升高或降低、养殖区域的通风性能较差、未能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小鸡出现营养不良情况等都可能导致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根据多年来的养殖经验,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季节是不确定的,但相对来说,温度较低的初春和冬季发病率更高。急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播率较高,传播途径较为丰富,许多患病鸡在患病前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或者出现轻微症状,因此不易及时发现。

患病鸡通常会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孔堵塞、频繁摇头、喉咙处发出异常声响等现象,随着病情日益加重,患病鸡的食欲明显下降,生产效率有所降低。部分机还出现了精神状态萎靡、昏昏欲睡、腹泻等情况。

三、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技术

在进行鸡养殖的过程中,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外在表现形式相似的病症多种多样,想要确定机是否患上了慢性呼吸道疾病,还需采取剖检或血检等方式与验证。在诊断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应重点将此类病症与其他几类常见的病症进行区别。首先是传染性鼻炎,患有传染性鼻炎的及同样会出现流涕、流泪等情况,但通常喉咙处不会出现异常声响,感染基多已成年为主。其次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相对而言,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更加紧急,患病鸡甚至会出现肾脏病变情况,成年鸡的产蛋量明显降低,部分鸡会产出畸形蛋。如果机换上的是传染性支气管炎,采取传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往往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其三是传染性喉气管炎,患病鸡多为成年鸡,病鸡死亡率极高,部分机出现明显的窒息情况,只能通过张口呼吸吸入空气,频繁甩头甚至咳出带血粘液,采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疗效。其四是新城疫,此类病症发病率较高,患病鸡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出血情况,且精神状态异常,相对于上述的几类病症而言,新城疫与慢性呼吸道病的区分难度较小,但却是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四、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建议能够采取接种疫苗的方式,降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使用灭活苗或弱毒苗,抑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恶化,避免诱发其他类型的疾病。在国内养殖领域中应用频率较高的疫苗为F株疫苗,可采取滴眼接种的方式,不会对虞姬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还可以配以药物预防的形式,应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药物包括土霉素、庆大霉素、螺旋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林肯霉素等。但如果鸡长期服用雌的药物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如果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停用,还有可能会出现复发情况。因此,建议能够将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轮换使用,合理确定用药量,连续服用三天以上。

其次做好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在购入新机之前应确定鸡来源的可靠性,避免购入患病鸡或含有病毒的种蛋。建议能够采取一次性购入鸡雏的方式,避免在养殖中期因将不同批次的鸡进行混养而导致鸡患病。另外,避免其他动物进入鸡舍污染鸡舍内部环境,尤其要做好捕鼠工作。未食鸡的饲料应当以全价饲料为主,并定期对于鸡舍进行清理,保障鸡舍内部的通风性,还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在春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建议能够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调节室内温度。

最后,确保种蛋的安全性。部分种蛋本身就带有着潜在的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菌,因此,还应当做好种蛋的预防治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抗生素处理或加热处理等两种方式消除潜在的病菌。抗生素处理法是指将未孵化的种蛋加温达到37℃左右时,及时将种蛋转移到温度在5℃左右,对支原体有效的抗生素溶液当中浸泡15分钟以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加温后的种蛋放入到密闭容器内的抗生素溶液当中,然后再抽取部分空气,缓慢将空气放入,达到使药物能够融入蛋类的目的。许多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养殖户还可能会直接将抗生素溶液注入蛋内。加热法是指将种蛋放入到孵化器当中,然后再注入温度较高的热空气,使温度能够在12个小时左右逐渐上升到46℃,然后再将加热后的种蛋转移到正常的孵化环境当中,以达到消除支原体的目的。相对来说,加热法的操作难度较小,但对于温度的控制力要求较高,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反之,如果温度过低,则无法产生明显的消灭支原体的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我们更加倾向于在疾病未发生时进行预防,除了给鸡注入防治疫苗或服用防治药物之外,还应当做好日常饲养过程中的管理,保障鸡舍的通风性、洁净性,定期对于养殖用具进行消毒,确保鸡能够处在健康的生长环境下。另外,考虑到鸡是一种蛋生动物,如果种蛋携带有病菌,孵化出的小鸡患上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因此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种蛋的处理,从而加强对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控制,保障养殖人员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韦喜梅, 余柳丹, 刘杰标. 山区散养鸡慢性呼吸道病与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 广西畜牧兽医, 2016, v.32;No.156(01):27-28

[2]李素兰. 一起肉用种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J]. 动物医学进展, 2001(03):91.

[3]李文良, 葛存芳.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治[J]. 禽业科技, 1998, 014(003):21.

[4]刘泉, 杨蕾, 刘照亭. 草鸡慢性呼吸道病继发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体会[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032(00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