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睡眠障碍?

/ 2

如何护理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睡眠障碍 ?

马燕

渠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200

肺癌,一听癌是不是身体吓得一哆嗦?很多人,尤其是平日里爱吸烟、爱饮酒的人,对肺癌可能再熟悉不过了。但尽管是这样,也没有因为死亡而下定决心戒烟戒酒,这烟酒到底有何魅力,可让新时代的人们为之“奉献”生命。不过相信,大多人并非为烟酒而献出生命,而是对这种病缺乏全面的认识,使疾病形成并不断进展,最终使自己丧命。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肺癌有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肺癌,从根本上减少患病率、死亡率。

肺癌的含义

肺癌,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指的是发生于气管、肺部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牵涉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等几种病发类型,大部分源自支气管黏膜上皮,近年来该病患病率、病死率正逐渐升高,呈世界性趋势。

肺癌的高危因素

吸烟:目前,吸烟被视作肺癌的高危发病因素,吸烟后对肺细胞产生损伤,诱发细胞异常生长,较健康者亦或是偶有吸烟行为者,长期且过度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明显升高。

大气污染:当下,肺癌患病率逐年升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逐渐加重,人们所生活的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职业因素:石棉矿开采、汽车刹车维修及建筑业等大量接触石棉物质行业,假设人体吸入过多的石棉纤维,可对肺组织形成损伤,很多报道指出,石棉可大幅度提升肺癌患病几率。

肺部慢性疾病:肺部炎性病变对肺组织产生一定刺激,导致癌变率升高,比如肺结核、尘肺等,这些病症常常和肺癌同时存在。

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家族遗传、免疫机能下降、内分泌功能失调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肺癌形成。

肺癌术前术后为什么会出现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指的是睡眠无法满足人体正常所需,经常有入睡困难、嗜睡及睡眠中断等表现,换句话说,就是睡眠与觉醒正常节律性紊乱的一个过程。术前,因病人对肺癌缺乏了解,加之对手术效果持怀疑态度,担心术后自己的身体,继而萌生出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些情绪得不到缓解,最终引起入睡困难,导致睡眠障碍。而术后对机体肺血流动学形成影响,肺功能降低,气体无法正常交换,导致夜间低氧与睡眠障碍,同时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亦可导致睡眠障碍。有数据显示,85%肺癌病人术后存在入睡困难表现。

术前术后睡眠障碍的危害

专家指出,睡眠障碍不但对原发病诊疗、康复有影响,且会加剧亦或是引致其他躯体性病症发生,加重病人心理、精神负担,术前睡眠障碍使机体各项指标处于紊乱状态,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影响预后。术后失眠障碍则会引发疲劳综合征、心血管意外事故等。如若病人并发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长时间处于入睡困难状态,这些原发病病情会显著加剧,累及病人生命。可见,睡眠掌握不但降低了病人诊疗配合度,且会影响最终的诊疗效果。

术前术后睡眠障碍护理

术前护理

体位护理:维持病人舒适体位,术后未清醒前以平卧位为主,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逆流,清醒后,转变为半坐卧位,促进胸腔引流,提高舒适度;予以吸氧操作,及时观察各生命指征,加强夜间巡视,一旦有异常睡眠表现,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密切注视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咯血及咳痰等表现,主动问询患者,第一时间掌握其不适感,对症护理,减少心理、生理不适,保证睡眠质量。

呼吸道护理:支气管分泌物增多,需予以体位引流,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咳嗽,不易咳出者,采取超声雾化吸入,将痰液加以稀释,加速咳出。呼吸功能异常者,按照医嘱用药支气管扩张剂,纠正呼吸状态。术前指导病人腹式呼吸,促进肺扩张,加速术后恢复。

健康宣教:就肺癌相关知识、手术流程详细告知于病人及家属,使其疾病认知度提高,减轻因不了解疾病所引发的焦虑、恐惧情绪,继而改善睡眠状态。另外,介绍既往成功诊疗案例,进一步增强病人信心,主动配合手术。

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为病人提供急性疼痛服务,结合术后病人具体状况(疼痛时间、位置等)选择合理的镇痛模式,超前镇痛理念的逐渐实行,使得中枢神经损伤减轻,降低病人疼痛感。有关研究表示,肺癌术后疼痛多与胸腔引流管有关,既往胸腔引流管内径较大,质地硬,可采取超细引流管实施引流,从而减轻机体疼痛,稳定病人心绪,改善睡眠。

咳嗽护理:重点对术后病人咳嗽表现予以关注,及时向医生反馈。对胸腔引流管留置者加强咳嗽宣教,指导其有效咳嗽,宣讲咳嗽有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及自护能力。

环境护理:实践表明,陌生环境、夜间护理及护理人员在护理时所发出的声音均和病人睡眠质量呈反比例关系,所以,在护理人员行为培训中,要求其做到轻拿、轻放、轻说,护理操作尽量在白天完成,最大化降低病房中噪声峰值,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肺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涉及上下肢运动、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有益于弱化呼吸频率,促进膈肌活动度升高,增强呼吸肌耐力。运动锻炼可强化上肢适应力,减少氧耗,纠正呼吸困难症状,促进通气功能提高。经肺康复训练使呼吸困难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加强运动耐力,进而改善睡眠及生存质量。

放松练习:放松练习属心理介入干预方式,经自主训练、冥想法、深呼吸法等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减轻身体紧张水平,促进睡眠改善。

重视照顾者:照顾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睡眠质量,观察不同照顾者个性特征,尊重、理解他们,提高其积极感受,同时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提高利用度,减轻家庭负担,降低病人孤单、烦闷等情绪,纠正睡眠状态。

结语:

事实上,肺癌病人术前及术后睡眠障碍问题极为常见,对其日间功能状态、存活质量均产生较大影响。通过上文可知,影响病人睡眠的因素包括环境、心理及自觉症状等,现阶段,对肺癌术前术后睡眠障碍护理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缺乏针对性干预。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专家及学者对这方面实施深入研究,强化此方面的护理干预,构建标准的干预系统,全方位提高病人睡眠及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成本,构建新时代下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