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讨

刘怡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赵固乡苗固小学 453600

摘要: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以问题为中心,应用多样的策略,驱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借助对问题的解决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锻炼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立足问题解决教学要求,笔者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往往应用创设情境,嵌入问题等策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受到传统的教学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对“问题解决”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问题解决”复杂、困难,产生排斥心理。如此不良的学习情感,是导致学生“问题解决”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指出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借助适宜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有效学习的实现。导入环节,是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情感的起始环节。因此,笔者在组织“问题解决”教学之初,首先会联系生活现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情境中设置问题,驱动学生探究。

二、嵌入问题,引发思考

(一)初步展现问题,引发思考

通过体验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初步地建构对新知的认知。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将新知内容展现给出来,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驱动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进行数学思考,为有效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在实施“植树问题”教学的时候,笔者联系手指情境,向学生们提出数学问题:学校准备在校外的小路上栽种树木。已知这条小路长100米,如果在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下,每间隔5米种一棵,请问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分析这个问题,你可以发现哪些信息呢?问题中的两端栽树是什么意思呢?每间隔5米栽一棵树是什么意思呢?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会围绕问题条件进行思考,理清问题条件,探寻解决方法。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学生们最后给出了20和21这两个答案。不同的答案,很容易引发学生们的质疑。不少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到底要种多少棵树呢?”为接下来进一步探究“植树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导入知识,深入思考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同时积累问题解决经验,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组织“问题解决”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分析新知内容,将新知转化为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植树问题”为例,通过分析教材内容,笔者设计了三个主问题:在长度为100米的小路上植树,问题较复杂,要如何做?选取的长度不同,但是问题中有哪些共同点呢?在小路上种树,假如两端都要栽树,那么,植树的数量和间隔数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在设计了问题之后,笔者联系教学所需,嵌入不同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三、融入评价,提高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驱动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还要塑造积极情感,获取数学学习满足感,形成数学学习自信心。如此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评价。尤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倡导将教学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教学评价推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此,笔者在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时候,立足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表现,融入教学评价,借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

(一)融入评价,树立信心

赏识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也是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主要手段。赏识教育,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在组织“问题解决”教学的时候,笔者会立足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情况,发现他们的良好表现,就此给予赏识,使学生们受到肯定,树立自信心,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继续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效果的提升。

比如,在解决“植树问题”的时候,一个学生针对问题解决过程中,总结的“树的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立足他敢于质疑的行为,笔者给予肯定,同时鼓励他思考,可以使用何种方法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这个学生给出了假设,采用了列表格的方法。据此,笔者组织全班学生一起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干劲十足。由此可以看出,有效地应用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满足感,还可以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便于提高学习效果。

(二)实施评价,增强理解

在体验“问题解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建构数学知识,还可以掌握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单如此,还需要学生对所学进行应用,继续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理解,锻炼问题解决能力。课堂练习,是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因此,笔者在完成了教材中的“问题解决”教学之后会联系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数学练习题,鼓励学生应用所学。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笔者会就他们的问题解决情况给予评价、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及时弥补,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内容。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问题解决”教学,同时,立足“问题解决”教学的特点,将数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问题,在课堂上,或创设情境,展现问题,激发学生问题解决兴趣;或嵌入数学问题,驱动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所学;或融入教学评价,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灵活应用所学。借此,切实地使学生们获取问题解决经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钰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43-144.

[2] 梁伟坤.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之“行程问题”的课堂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04+107.

[3] 吴美绵.以形助数“形”之有效——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8(2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