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设备备件分类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汽车生产设备备件分类方法分析

徐娟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摘要:备件分类是备件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设备综合运行和生产效率,为了保障汽车生产的稳定运行,必须要重视备件分类方法,保证分类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生产备件管理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生产备件的分类方法,以期生产备件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便于科学管理库存备件,保证生产环节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汽车生产设备;设备备件;分类方法


引言:在汽车生产备件管理中,第一步就是备件分类,科学有效的分类方法能够提高备件查找效率,提高备件库存管理质量,能够让备件库存保持在安全水平,并提高设备综合运行率。可见备件分类对于生产设备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值得汽车生产管理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备件分类方法的研究,还能够提高备件分类有效性和科学性,为备件库存管理和生产管理奠定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一、汽车生产设备备件管理现状

如今我国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发展,各个车间生产负荷过重,造成备件库存逐年增长,并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由于备件分类的混乱,造成库存管理混乱,未能及时发现库存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没能对设备展开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库存未得到动态化设置,难以保障不同阶段的安全生产需要。在汽车生产初期,受到调试、安装和磨合等因素影响,设备频繁发生故障,需要浪费大量精力在寻找对应部件上。尤其是老化期的部件,由于设备大部分部件已经达到使用寿命,需要批量更换,故障发生率高,需要消耗大量设备备件,进行批量更换。另一方面由于分类不合理,造成不同采购周期的品牌未得到区分,安全库存设置不合理,不同品牌备件具有不同的供货渠道,采购协议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区分采购周期,合理设置安全库存[1]。但生产设备备件由于分类方法单一,仍然主要使用ABC分类方法,根据生产量进行对应备件的采购。并未根据汽车生产进行动态化备件管理,难以满足备件经济需要。在分类时需要综合考虑,如分批次订货采购,根据销售情况以及订货频率、备件重要程度进行采购。在汽车备件分类中未考虑到采购情况,很多时候由于供货上游供货不稳定,对比销售额并不能保证生产供应稳定,如果由于供货延误造成库存不足,难以支持备件供应生产。足以可见备件分类方法直接关系到备件库存管理效果,进而影响到汽车生产效率,关系到汽车生产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因此为了保证汽车生产稳定,能够按照工期完成生产任务,避免备件缺货造成生产停工等意外情况,需要对生产备件科学分类,并加强库存管理,保证备件的安全库存。备件分类是汽车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现对生产备件分类方法作如下分析:

二、汽车生产设备备件分类方法

(一)ABC分类方法

ABC分类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目前在备件分类管理中广泛应用。最初是由经济学家Pareto提出的,根据不同事物的不均匀分布,通过对关键少数管理控制管控结果。在生产设备的备件管理中,按照备件库存价值,将备件划分为A、B、C类,并采取不同措施加强管理。备件库存价值为数量和单价乘积。在三类备件中,A类备件数量约占10%,金额约占60%;B类备件数量约占20%,金额约占20%;C类备件数量约占70%,金额约占20%。因此在进行备件库存管理上,将A类备件作为重点关注的目标。ABC分类方法可以从成本角度加强对备件库存管理,重点关注关键生产备件的管理。在目前仓库管理中ABC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根据备件种类进行科学分类。A类备件库存量约为5~15%,占用资金60~80%,对这类备件需要加强管理,定时进行库存盘点,准确预测耗用率,保证安全库存,支持生产顺利进行,但也不能占用过多资金。对于B类备件给予次重点管理,保障一定库存量,保证安全库存。C类备件进行常规管理,一般使用定量订货方式,需要较长时间进行一次盘点,在库存较订货点低的时候,及时补充至最大库存水平。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方法利用层次化以及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分类,能够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让分类更有层次化,能够抓住核心特征进行系统性分类,分辨出核心特征的内在联系,能够形成多层次分类模型,从而简单化处理分类问题。首先需要建立系统模型,方案层是最底层,目标层是最高层。通过对目标层分解得到中间层,最终形成方案层。其次建立对比矩阵,将所有元素按照相对更加重要的方式进行对比。再者计算各个因素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明确各个因素权重。最后按照权重进行排序。对于复杂的分类问题,层次分析法能够系统性处理,但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偏差问题,也存在两个因素难以对比权重。

(三)三维分类法

在ABC分类方法基础上进行三维分类方法,对部件、设备以及零件进行重点评价,得出A、B、C三类。再经过组合可以得到27类。主线设备对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分为A类设备;非主线设备但会直接影响生产,分为B类设备;非主线设备且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分为C类设备。设备核心部件对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分为A类备件;非核心部件但会直接影响生产,分为B类备件;非核心部件且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分为C类备件。核心部位零件对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分为A类零件;非核心部位零件但会直接影响生产,分为B类零件;非核心部位零件且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分为C类零件。通过上述三维分类方法能够对设备、部件以及零件三类进行重要性的区分,让重要度高、价值度低的备件得到凸显,更有利于保障生产设备。

(四)采购周期分类法

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车间,设备和部件种类超过千种,不同部件具有不同的采购周期,若进行统一采购,极容易出现实际库存过少或者库存积压的问题,导致备件缺失[2]。根据采购周期进行分类能够保证合理采购,供应一线生产。根据备件种类设置安全库存,考虑到开口协议,开口备件采购周期较非开口备件采购周期短。开口备件按照协议进行下单,通过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供货方式,让采购周期缩短,降低成本。非开口备件的供应商、价格以及采购周期均不稳定,需要和多家供应商沟通,非开口备件采购周期是开口备件2倍。按照采购周期进行分类可以规避缺货停工问题,保证稳定生产。

(五)VED分类法

VED分类法是根据汽车生产备件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将其分为非常重要(Vital)、基本的(Essen-tial)以及次要的(Desirable)三类。V类备件是关键性备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旦缺少会造成停产,因此不允许缺货;E类备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车生产的运行,允许偶尔缺货;E类设备是对生产影响较小的备件,有替代性产品,允许缺货。将VED分类方法和ABC分类方法进行结合,则可以得到九类产品,分别为AV、AE、AD;BV、BE、BD;CV、CE、CD。经过对备件价值和重要性的综合评估,能够指导库存管理,及时采购,支持一线生产。

结论:综上所述,目前汽车生产设备备件管理存在备件分类方法单一、库存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均需要从备件科学分类着手,让备件得到科学管理,支持汽车生产的平稳运行。目前主要的汽车生产备件分类方法包括ABC分类方法、层次分析法、三维分类法、采购周期分类法、VED分类法五种方法,各方法各具优势。建议基于ABC分类法基础上,视情况灵活改变分类方法,要提高对采购周期、重要程度的分类,综合评估备件,保证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持续供应生产。

参考文献

[1]罗四春.汽车制造企业设备维修备件管理优化[J].智能城市,2020,6(13):97-98.

[2]涂媛. 汽车行业生产设备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