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刘虹千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咸阳 712046

摘 要:口腔解剖生理学是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里面占比较重。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是为数不多实践课时比理论课时多的课程。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和护理的重视,口腔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口腔解剖生理学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越来越有必要,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急需解决。本着以上问题,探索出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动手能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地位十分重要[1]。它是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部位的正常形态及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主要阐述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各器官正常形态结特点及其功能活动,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实验示教,自主实验操作和生产实习),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阐明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各器官形态结构特点并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并为后续的口腔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2]。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我院是重点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是该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总课时为96学时,周课时为6学时,理论44学时,实践52学时。

一、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影响

高职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制定方面将该门课程放在了大一第二学期,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学生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知识,需要理解的概念性知识和空间想象思维难以形成。由于专科学制三年,最后一年基本在外实习,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只有两年,课程任务本来就比较重,这样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使得该课程知识学生普遍掌握不够牢固,对后面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3]

二、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通过对学生课后的了解,学生普遍反映口腔解剖生理学需要理解记忆的概念性知识较多,每个牙齿的基本形态不一,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各章节关联度不大,很难形成有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学生结合起来难度较大,学生认为知识太分散、太凌乱了;该课程理论课时少于实践课程,但是需要讲解的内容太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对学生每节课以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抵触情绪大,学习效果差,加上学生课后不主动学习,基本上就是上课知道下课就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只为应付期末考试。

三、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不适应口腔解剖生理学

实践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被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实践老师现在讲台上大致讲一下这节实践课的内容,然后在实验室示教一遍后,学生自己操作,有问题学生提出来老师解答。大多数情况就是,部分学生围在老师周围,大部分学生基本不管看示教,最后能提出问题问老师的人也非常的少。这样根本达不到实践的效果。

四、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影响很大,迫使我们需要在传统教学中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在现代化教学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它不但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能给学生提供反复学习的条件。对于口腔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来说,要求学生对牙齿的空间想象要有立体的认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观察和感知到书本平面体现不了的效果。

2、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学校可以引进国内先进的教学模式体统,例如超星学习通,就能有效的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学习平台,发布每一章节的知识重难点,对立体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像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还可以无限次回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网络平台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讲义、教学视频、教学图片、动画、习题等多项学习资料。这样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也监管到了学生是否学习了,方便了教师查看和统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3、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不适应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整合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部分实验室必须进行改造,增加实验室多媒体,使教师在示教的时候通过投屏,展示到幕布上,大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清楚的看到教师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拥、堵、挤、看不清等现状。

目前,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继续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一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2]。根据学生对象注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原则,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基本知识必需够用,强调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教师在授课内容取舍上,根据本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的需要对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学生能力体系为基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后续专业课程及岗位需要,按照更贴近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与就业接轨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本课程将重点放在牙体解剖特点以及雕刻牙体的基本技能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作出铺垫。

综上所述,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实践技能操作。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提高自学能力[4]。以上这些是对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尝试,在以后的课程实践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易晓辉,吉建新,王敬旭等.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实践和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2.11(6):776-778.

[2]马惠萍,库莉博,李红.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

[3]程愉.浅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PBL教学[J].医学科技.2020.1.669:51

[4]佟丽凤.关于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卫生教育.2009.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