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让赏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刘丽英

鸡西市城子河区城子河小学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赞赏性教育,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进而去发现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教育者赏识的目光下学习,会心情愉悦,百而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积极进取最终达到教育者所希望的结果。本文重点论述了教育多元化管理,用鼓励和爱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赏识教育 多维度教育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我采用了“赏识教育”即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产生自信,使其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我能行,你也能行,大家都能行”的心态中健康成长,在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时时赏识学生,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在学习活动中捕捉学生身上的美好品质,进而对其不断地赞赏,让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享受成功和被欣赏的喜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诚信、勤奋、求实、创新的可贵,并逐渐让这么美好的品质刻印在心灵上,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一)赏识性的评价使课堂充满进取的活力

1、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做到正确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实行多元评价。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2、把微笑带进课堂。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微笑为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3、热情肯定每一份努力。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你很善于倾听”“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会仔细读书”“你真专心”……表扬是真诚的,是符合实际的,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肯定孩子的每一份努力,理解、包容学生独特的体验与见解,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培养创造精神。“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真聪明”“这样的思路老师都没想到” ……引导学生互相赏识,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4、真诚等待点滴的进步。课堂教学中要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在学生失败时热情地鼓励:“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地帮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好吗?”看到学生犯错时真诚地提醒:“如果你能这样做会更出色!”……

  (二)要多褒扬“闪光点“,激发积极性;多展示“闪光点”,学会欣赏

1、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头来走路”。这就是要使每个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价值、对未来都有希望,充满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潜能生往往缺乏这种心理。如:犯过错误或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都有一种态心理,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即使自己尽力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自己好,因而存在“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像这种学生我班上就有好几个,那么,在学习上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尽力去完成就行了,对行为方面就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苗头,就给予表扬,倍加爱抚和扶植,这样他们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从而迸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这学期语文教材里有一个写话内容是我的优点和缺点,写话课上同学们都积极的发言,这时我叫到了一个平时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他的回答令我吃惊,“老师我没有优点”,我一愣,没有想到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只不过你自己不知道而已。同学们,你看到他的优点了吗?谁愿意大声地告诉他?”同学们踊跃举手,有的说他讲礼貌见到老师和同学都会主动问好;有的说他爱劳动每天拣操场垃圾他都不偷懒;有的说他爱帮助人,上次写作业没本了就是他借给自己的;有的说他讲卫生,衣服穿的整齐干净,连小抹布都洗得雪白......渐渐的这个孩子的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微笑,赏识让这个孩子得到了自信 。

2、把爱的种子发到每个孩子手里,让孩子理解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班级的潜能生是班级教育的难题,光靠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把爱的教育洒向班级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被关爱的温暖,同时也感受到关爱别人的快乐。我班没有一个同学歧视有困难的同学,他们更多的是热心和爱心。教学中建立“一加一”学习小组,把一个差生搭配给一个或几个各方面较进步的中等生或优生,让他(她)们帮助督促、检查、辅导学习。长期的坚持,互帮已经是班级学生间的一种习惯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任何一个学生只要看到谁有困难都会主动伸出手帮一帮。没完成练习的,有人会站在他身边陪着;有不会做题的,很快就有人走过去给他讲解;间操时,有的人的帽子没戴好,有同学主动帮她系好,值日生忙不过来,就会有同学主动帮忙扫地擦地。虽然事情很小,可爱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中萌芽。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他们更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爱的幸福。是呀,有了爱,不仅没让我们中的一个孩子掉队,还使我们这个班集体更有凝聚力了,也可以说是真情营造了良好的班集体。

(三)活动中的赏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法宝。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而在渗透中赏识是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法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带领学生参加,活动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我班的跳绳活动、接力比赛、安全知识竞赛、讲红色故事比赛、诵读经典竞赛等,只要学生参加用心尽力去做了,我都会及时地表扬奖励一面小红旗或者一件小奖品,因为这些都浸透着学生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地成长,更让他们在团结合作中感悟到那份执着与无私。同时,我觉得这些活动都是发现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团结合作能力的良好契机,正是这些活动,使我们班拥有了和谐、乐观、积极向上的正气之风。

(四)要教育好学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

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家长交换意见沟通想法,在家访时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我直接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我便从学习问题谈起,帮助家长共同寻找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让家长也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家长的认可就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始终在鼓励着我。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更大地促进了孩子的学习动力。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互相联系,融为了一体。

转变潜能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将失败变为成功并非易事,但只要有了爱,有了宽容,有了鼓励与认可,有了持之以恒与无限的耐心,潜能生的心扉自会打开,他们的潜力也会发挥。

赏识你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吧,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使他们成为朵朵芬芳的繁花吧!

结语:赏识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运用心理策略,用赏识教育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智慧之门和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