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机制与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机制与路径探索

曹玉涛

身份证号: 37148219870310****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引领城市建设走向新型智慧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趋势和高级阶段。2015年12月,中央网信办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概念,指出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作业机制;路径探索

引言

智慧城市就是为解决“城市病”而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重点是用技术实现环境宜居、发展可持续等目标;智慧城市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发展思维,致力于培养城市自我适应、调节、更新的能力,从而应对传统城市治理失效乃至失败等挑战;智慧城市以普惠为导向,其资源配置既要惠及中产阶层,也要惠及普罗大众,既要考虑群体利益,也要考虑个体需求。为了实现智慧城市对美好未来的许诺,技术无疑需要发挥关键与基础的作用,考虑到智慧城市对数据的依赖,数字科技在所有技术中最关乎智慧城市发展的成败。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智能化工程,有助于城市绿色、普惠、可持续发展。

1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有广义的智慧城市和狭义的智慧城市之分。从广义概念上来看,智慧城市是以全面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新一代互联网络等技术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的一种比较高级的让城市变得更加聪明的城市形态。从狭义概念上来看,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和规划理念,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在全面感知和泛在互联的基础上,将人、物和事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效能提高、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友好、人、物和城市相互协同、和谐统一的高级城市发展形态。

2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2.1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改变城市发展模式

由联合国相关报告可知,城市人口已占全球总人口一半以上,随此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程度可高达70%左右。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升,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在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的城市建设条件下也存在不少弊端。所以,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对改善城市能源消耗与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主要涉及城市生命线管理、智能家居、智能医院、数字生活、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将海量信息经传感网、物联网及智能过滤处理,以新生活、产业发展及社会管理等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以虚拟网络对实体网络进行引导,通过降低城市能源消耗,改善城市资源配置,缓解城市压力,促进以往粗放型、集约型城市模式朝新型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2.2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管理与运营水平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降低城市运营成本,还有助于逐渐优化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与社会公共安全可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形式准确反映出来,随着智慧服务对医疗、食品、交通及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不断深化,逐渐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越来越重视人性化服务,使城市管理模式由“以主体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客体为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属于城市运营的一种新资源,实现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改变了以往的治理模式,逐渐趋于运营模式,扭转了以往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情况,使其转变为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优化,使城市服务与运营呈多元化发展。

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3.1统一技术,统筹平台,数据联动,追求实效

实践证明,中国城市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共享难,业界无统一标准,大数据间存在壁垒,数据质量欠佳,影响可用性。政府应统一规划指导,统筹资源整合,协调各部门,消除数据壁垒与孤岛。解决好标准缺失、理念滞后、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特色不清等问题,提高数据交互能力,实现数据连通、共享、融合,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智慧便民服务,进一步实现跨区跨级的信息共享。例如,可采用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技术,逐步实现跨城市社保、医保、房地产联网,信用体系等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全国统一整合,达成空间上的万物互联。

3.2做好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

做好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配合智慧城市建设制度保障,有助于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第一,政府部门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关指导性意见,给地方政府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合理的战略规划、评价体系及发展标准,同时,还应明确各行业的建设标准,确保各城市之间数据的共享,达到互通有无目标;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及时发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积极调整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第二,地方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应以当地实际发展需求为基础,明确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建设目标、内容及实施策略,做好智慧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同时,结合当地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信息技术条件,落实城市发展战略,依据自身城市特点,发展成为具有充足竞争力的智慧城市,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借助互联网平台,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合城市内各类型信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有助于提升城市服务水平。这就给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形成全方位互联与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还有助于提升信息消费发展水平。以电信为首的运营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意在完善数字民生、电子政务、数字产业、信息中心等多个信息化工程建设。只有大量提升城市信息化发展,才能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提升城市信息消费力度。此外,我国城市建立初期,虽未做好城市规划,但在接下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将城市今后发展需求纳入到城市规划内容当中。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应通过城市当前车辆持有量,分析出未来车辆的持有情况,再结合城市道路分布、城市建设规划图及城市建筑特点,加强城市智慧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借助各类信息,构建城市交通信息平台。

结束语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城市经营发展的新思维,智慧城市技术在节省能源、减少交通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治理正在从被动变为主动,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陆程.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20.

[2]李静.我国智慧化城市建设的问题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2):37+39.

[3]姜锋.智慧城市建设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9.

[4]陈正伟.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趋势[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13):14-16.

[5]蓝枫.智慧城市智慧建设[J].城乡建设,2018(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