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兴趣,提升小学数学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培养数学兴趣,提升小学数学素养

王金钩

晋江市东石镇湖头小学 362200

摘要:数据分析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新课标背景下,更加关注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具体实践时我们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素养,养成数据分析观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据分析;数学能力。

  1. 小学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小学数学是学生阶段学习数学的开始,同时也是正式培养基本的数学素养的时期。结合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实践运用一般不会超过小学范畴,例如:我们去购物时,金额结算一般用到加减乘除,这就是小学里的“数与代数”。这样看来,小学数学素养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1. 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

  1. 培养兴趣提高数学意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面对枯燥的数字很难产生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如果小学初级阶段没有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那么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建立最佳的数学兴趣环境。平时教师上课时可以采用设置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数学意识,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当前小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缺乏思维与理解能力,因此我们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的方式首先是数感的培养,数感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平时授课时不断地渗透与影响。其次是符号意识,符号在数学当中占领很大的地位。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符号的使用,让学生自己体会用平时语言来解释数学对象,将其简单化从而提高数学意识。空间意识是源于现实生活,是通过特征抽象的几何图形。空间意识来源于实际现实生活的事物,再将事物与几何图形对应。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通过生活实际背景数据分析来得的结果,那么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只是单纯数字,跟实际生活背景脱离,不用说学生,就是教师也会感到乏味。所以说,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素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寻找适合学生的理解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某地某实验小学需要各个班级定制读书报纸,有图画类的报纸,有文字类的报纸,有图文并茂的报纸,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深入了解后,现场投票适合的报纸进行共同学习,让同学们感受集体性、民主性。教师也在教学中总结,比如身高、喜欢的电视、食物等等,体验这些后,让学生对收集数据产生学习兴趣。

  1.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收集数据后还需要学生整理数据,观察数据的变化来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获得“真材实料”实事求是的态度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来获取数据,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数据会不断变换,从而影响统计的分析与结果,我们应该让学生亲自体验数据的变换,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个数据不能是虚假的,也不能模棱两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一课中的例题,晓东最喜欢看书,统计他的书架上有连环画40本,故事书30本,科技书23本,漫画书50本,课文书20本。然后引出问题统计晓东书架上总共有多少本书?书架上哪个种类的书最多,哪个种类的书最少?然后拓展问题,如果本班要开辟读书角,你建议读书角中放多少本书?为什么?让学生感受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再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领悟多元化意识

同样的数据有多种的分析方法,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对于不同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用多种方法统计,例如:我们要统计数或者图的排列时,可以按颜色来排列,也可以按大小来排列,也可以按数量多少来排列,还可以按形状排列。在表达数量之间关系时,根据研究的方向可以用图形表达:是用抛物线统计还是扇形统计比较好?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经历分析数据的多元化,培养学生多元化意识,找到属于合适的数据统计分析,培养优化意识,加强对数学素养本质的理解与提升。

(五)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如果想提升数学素养还要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学氛围的重要,活跃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发挥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搭建数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桥梁,让课堂处于活跃状态,使班级之间气氛融洽,这样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拓展性,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每个问题,捕捉错误资源,及时改正然后指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如果经常在这种学习氛围内,学生会形成思考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的优良学习方式,这种拓展思维的掌握,也是需要长久引导慢慢积累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经常实施这种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问答、思考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图形的分类”,教师教学是在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学生将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梳理。在了解了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时,学生通过看、说的方式,通过举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比较四边形和三角形特征,了解在生活中的运用及稳定性。学生通过实践来思考,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六)培养学生自主求知欲望

教师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要引导好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来训练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强化训练可以落实到同伴之间的沟通、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年级之间的共享,对于一些不活跃的学生更加需要引导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开阔思维、获得自信。在教师的思维训练下,让学生从不问到敢问,再到会问,通过锻炼思维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会学习,要怎样学习知识,怎样运用知识。比如:学习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购物”一课时,先通过课本了解钱币的多少大小,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说一个橡皮5角,一根铅笔2角,那样我买一个橡皮和一根铅笔多少钱?学生会思考橡皮5加上铅笔2等于5+2=7,我总共花了7角。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延伸一下,我带着一元钱来买一个橡皮和一根铅笔,我还剩下几角钱呢?学生通过思考:橡皮和铅笔共花费了7角,给了一元钱,一元等于10角,那么是10-7=3,还剩下3角。课下要多尝试思考问题进行模拟购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1. 结论

小学数学素养提升需要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意识,而意识又包括了培养兴趣,强化数学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意识。提升数学素养需要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验数据的变化,感悟并分析数据的多元化,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优化意识。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课本纲要创造各种情景模式,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拓展思维能力,培养自主求知欲望,提升数学文化水平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方芳草. 增强应用意识 提升小学数学素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65-66.

[2]潘鹄. 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17,4(33):320-322.

[3]韩秋燕. 注重数据分析 提升小学数学素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