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于洪玲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大庆市 , 163311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工作以社区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使用了常规护理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的48例患者则使用了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的方法,并且进一步评价分析了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1)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红蛋白这三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护理前后这两组指标都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之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其结果都显著降低(P<0.05)。 (2)相比于对照组的66.67%的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95.83%的总体满意度显著要高(P<0.05)。 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使用综合干预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足;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社区医院中选取96例糖尿病患者,以此展开相关探讨。这些糖尿病患者都满足临床相关的诊断标准,而且都是在知晓病情的情况下签署了医护同意书,逐个排除了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以及脏器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在观察组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为28例和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8±1.2)岁,年龄范围在 58~79 岁之间,患病最短时间为2年,最长则为14年,平均患病时间为(7.6±0.3)年。 在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9例和1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8±1.0)岁,年龄范围在 59~78 岁范围内,患病时间最短为2年,最长为14年,平均患病历程为(7.5±0.4)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见,两组资料存在对比性[1]

1.2方法

1.2.1 知识指导

基于患者的血糖状况、健康需求以及文化水平对患者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向患者宣讲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确保患者能够明确临床表现、治病原因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内容,进而达到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1.2.2 心理干预

患者由于受到治疗费用和疾病的影响,会让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不安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找出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此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同时还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够信任自己,从而积极配合相关的护理工作,以此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1.2.3 用药指导

在对患者用药的时候,需要向患者告知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并且要让患者明确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提出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

1.2.4 健康 指导

在患者的饮食方面,严禁患者进食三高食物,并且要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嘱咐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慢跑、踩单车以及散步等适当运动,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这样一来也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身抵抗病痛的能力。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血糖水平主要包含了餐后2h的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的内容。根据社区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基本满意这三种。

1.4统计方法

对此次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用到的是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用(%)代表百分比,并且用 t、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血糖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表明护理前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明显要低,如表1所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x±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0.28±1.24

7.16±1.15

13.45±1.26

10.17±0.79

9.86±1.13

6.80±0.67

对照组

10.29±1.21

8.43±1.38

13.44±1.24

11.59±1.34

9.87±1.12

8.07±0.73

t值

1.283

5.167

1.357

5.124

1.285

5.27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

在观察组的48例患者中,满意人数为32例、基本满意为 14 例、不满意 2 例,总满意度高达95.83%;而在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满意为12例、基本满意为20例、不满意为16例,总的满意度为 66.67%。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8,P<0.05)[2]

3.讨论

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引发这种病症的原因与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比如,致使患者血糖水平难以控制,患者情绪波动太大,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使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近这些年,在临床上对社区糖尿病的护理,综合干预方法的应用较为常见,这种方法也就是在及时建立社区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前提下,落实护士能力技巧以及护理知识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实施患者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掌握更多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以及用药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此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方法,患者在餐后2h的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这几项指标水平相比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明显较低。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社区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使用综合干预方法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该结论也得到了相关研究学者的证实。

除此之外,对于社区护士而言,该研究除了需要在培训期间积极提升资深的护理知识体系以及护理实践能力之外,同时,还需要加强资深学习,确保护理工作者具备沟通技巧,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中,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为患者创建优质、温馨、高效的护理服务环境。

综上所述,使用综合干预方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起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孙素香.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J]. 心理月刊,2019,14(07):94.

[2]赵欢娜,陈婉红,吕占武,刘珑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社区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