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质量管理与企业标准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试论企业质量管理与企业标准化

孟瑞娟

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质量日渐成为各大中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此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是各企业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分析了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及质量管理与企业标准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质量管理;企业标准化;作用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安全渐渐成为人们最大的追求。企业在为人们提供产品的同时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成为发展的关键。

一、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企业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质量上来,才能使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

领导的质量意识决定着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和采取的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大力开展用户满意度活动。建立完善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积极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市场的准入证

二、企业标准化的定义及构成

(一) 企业标准化的定义

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以及为有效进行研制生产而规定的各项标准化管理要素。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见下图。

画布 2

(三)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1.强化领导对标准化管理的意识

现代企业的管理,严格的说也是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中小型企业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关键在于领导的标准化意识。目前,中小型企业标准化工作薄弱有以下的原因:首先,某些领导对标准化工作有偏见,错误地认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只有投入没有效益,而没有认识到与企业有关的各项标准是产品开发、制造和交付用户验收的依据;其次,标准化信息不畅通,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机会参加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会议等活动,不了解本行业的有关标准化信息,得不到标准化专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再次,企业缺乏专门的标准化人才,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标准化人员,只有个别技术人员兼职,更谈不上设置专门的标准化机构。

要搞好标准化工作,企业领导必须掌握和理解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和要求,强化自身的标准化意识,明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建立专门的标准化办公室,建立标准化体系,形成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局面。

2.建立有效的标准化体系

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要,使标准化面向市场。企业制定标准时,应以市场需求、用户需求为主导,同时也要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体系的结构要合理,适应企业自身的实现需求。企业标准体系应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完善的标准体系,必须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统一起来,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调整标准化体系的结构。加快企业标准的制订、修订速度,以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质量体系的新形势。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通过标准化工作,及早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三、企业质量管理与企业标准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质量管理是企业标准化的支柱。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没有标准化,质量管理就失去了依据,没有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就没有落脚点和归宿。

(一)标准化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

根据市场的发展形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这便迫使企业建立最佳的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可以说,建立质量体系,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实际上是贯彻实施标准的一种手段,利用质量认证鼓励企业采用推荐性标准,以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企业对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企业标准化推行的越全面、越有效,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有保证。标准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质量达标的过程。由此可见,标准化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支柱。

(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标准体系文件的主体

企业标准体系共有三个子体系组成,即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及工作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可以用三个层次来描述,处于顶层的是质量手册,用于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该类文件在标准体系中没有包含。第二层次的文件是程序文件,规定了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或要求)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该类文件所涉及到的体系要素或管理事项,如营销、设计、过程(生产)控制、产品验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不合格品控制等,与管理标准所规范的管理事项基本相同,但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纳入的要素(事项),如能源管理等,在管理标准体系中列出。第三层次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包括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有关报告、记录、表格等,这些文件包含了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中的大部分文件。也就是说,标准体系文件涵盖的范围更大一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成为其主体。

(三)企业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共同性

标准化体系的目的是推进企业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经营管理,加快技术进步。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在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人员潜能的情况下,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使产品质量控制最佳化,达到用户满意。两者都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最好经济效益。

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在编写内容上都遵照标准化的原则,都对企业的技术管理事项做出了统一规定,都运用检查、考核、奖惩、评审、复审、改进等手段,来强化体系的实效性,通过建立运行、评审、改进的制度,持续发展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实现有效控制。

(四)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的个性

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二者有各自的个性。标准化体系几乎覆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并渗透到各项管理之中,它的对象是企业中的人、事、物,涉及到企业的全部管理事项。而且质量体系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实现对用户的承诺,保证产品质量,它的内容与范围仅仅限于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它的功能对内是实施质量,对外是进行质量保证。

总结,企业应明确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了解质量管理与企业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体系,然后才能更好的开展标准化的企业管理工作,进而让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实施,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质量工程师教材: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