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评价

罗海英

仁寿县人民医院 四川眉山 6205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静脉输液的4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针对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护理。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心理护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一次成功率为63.64%,其中一次成功者14例;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0.91%,其中一次成功者20例;对照组满意率为86.36%,其中非常满意者8例,基本满意者11例,不满意者3例;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95.45%,其中非常满意者14例,基本满意者7例,不满意者1例,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过静脉输液穿刺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现在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还可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静脉输液;一次穿刺率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常用于儿童的治疗过程中。但是临床上许多儿童对针尖有恐惧情绪,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儿童时常出现吵闹、乱动、抵触治疗的行为,阻碍静脉输液进程[1]。此外,一些脱水严重的患儿,血管较一般儿童更细,常常会出现第一次穿刺失败的情况。据调查[2],对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疏解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提升治疗中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本文就相关课题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44例患儿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44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资料,并进行统计对比:对照组共22例患者,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4-12岁,平均年龄为8.26±1.27;观察组共22例患者,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67±1.5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其中包括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就患儿的用药禁忌进行了解,同时确认患儿所患的疾病以及医生开具的处方。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儿的喜好,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用患儿喜欢的事物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若遇见患儿哭闹的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并对其进行安抚。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输液前的心理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分类别给予患儿心理支持。临床上常见三种性格的患儿,依赖性患儿、勇敢类型患儿、腼腆型患儿。针对不同类型的患儿应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首先对依赖性患儿,在治疗前可根据其喜欢的事物与其进行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然后在沟通过程中引导患儿保持正确的静脉穿刺体位,用鼓励的语言激励患儿,然后快速准确地进行静脉穿刺。对于勇敢型患儿,应在患儿做出每一步正确动作后,给予鼓励,以加强其治疗的信心。对于腼腆型患儿,可让其向周围的小朋友学习,用温柔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疏解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有必要时可寻求家长或其他护理人员的帮助,对其进行体位的固定。②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儿科区的医患纠纷主要来自于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挑剔和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同时,应对家长进行基本医疗知识的普及。除此之外还需向父母传达在输液过程中对患儿的护理和安抚,避免由于患儿吵闹乱动导致的脱针等症状。叮嘱家长用鼓励的语言与患儿沟通以免不当的语言刺激患儿紧张、恐惧的滋生。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在数据处理中P<0.05代表数据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一次性穿刺率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一次成功率为63.64%,其中一次成功者14例;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0.91%,其中一次成功者20例。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比较[n(%)]

组别

一次成功

多次成功

一次成功率

对照组(n=22)

14

8

63.64

观察组(n=22)

20

2

90.91

2.2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家长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率为86.36%,其中非常满意者8例,基本满意者11例,不满意者3例;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95.45%,其中非常满意者14例,基本满意者7例,不满意者1例。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22)

8

11

3

86.36

观察组(n=22)

14

7

1

95.45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许多儿童对输液针有恐惧心理,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常因患儿哭闹、乱动等情况,阻碍静脉穿刺的进程,导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就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在静脉输液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同时还可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证明心理护理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作用确切,可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薇. 心理护理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应用价值观察[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5):158-159.

[2] 梁琴. 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采用心理护理后的影响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24):435.

作者简介:罗海英,1980-,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四川眉山人,仁寿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科室: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