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代东杰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口服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的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然后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 针对脊椎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基于实际情况采取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要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比较理想的疗效,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避免或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效果

引言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指的是因为出现比较明显的退行性病变而在颈椎间盘、椎骨、韧带及椎间关节等相关部位产生比较明显的病理性增生改变,使得患者颈部的脊椎被压迫,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体征或症状,这种疾病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导致患者的颈椎韧带出现钙化增生等相关情况,同时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椎间盘突出等相关问题,进而导致患者的颈部脊椎被压迫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工作,要尽可能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其中颈后路单开椎管成形术治疗方法有比较确切的疗效,可以对其进行过分应用。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上述手术方法所呈现出的疗效。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一共有70例,都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的时间段是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0岁(47~73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结合研究的需要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对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对比分析的意义。

1.2 方法

1.2.1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方法,在具体手术操作之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患者能够保持在俯卧位,然后确保其头部固定在屈曲位,常规消毒颈部后侧及肩部部分,取颈椎后路纵行切口,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需要开门和减压位置纵向切开长约6-7cm,依次显露皮肤浅深筋膜显露椎板。将一侧的棘突咬除,暴露关节突关节,将关节突关节分离切开,形成开窗一样的结构。同时保持椎管内的脊髓完整,减压脊髓及神经根组织,将有卡压的韧带进行切除。在椎管扩大之后检查脊髓是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受压,然后直接进行内固定,切开的椎板闭合伤口,放置引流。

1.2.2对照组

针对该组患者采取的是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所使用的药物是沉香十七味丸,以此起到镇“赫依”通脉、止痛的疗效。患者一日用药1-2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医生,调整药物的用量。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发生发生几率分别为94.28%和2.86%,而对照组分别为80%和14.29%,可见观察组的具体情况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3讨论

从医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脊髓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十分典型的退行性疾病,颈椎部位会随着年龄结构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和病理改变,特别是在颈椎不稳的情况下,人体的代偿机制、韧带和骨性结构等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以此来稳定颈椎,如果增生过度的话,就会导致脊髓被压迫,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而出现相关症状。脊髓前方的后纵韧带和后方的黄韧带代偿性肥厚增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颈椎椎管的容积,对其脊髓造成比较严重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韧带出现比较明显的钙化的情况,就会形成比较严重的骨性压迫,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加重相关症状。当前这种疾病类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疾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大量“低头族”的产生,该病的发生几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长期低头的话,会导致颈椎的肌肉和韧带出现严重的疲劳,进而更容易出现颈椎反曲和不稳等相关方面的问题。颈椎失稳后造成维系颈椎稳定的结构增生,退变速度进一步加快,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在针对该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采取口服药物治疗方法,通常情况下只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的作用,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患者服药之后会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后续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复发几率比较高,因此首选方式还是要采取手术治疗的办法。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疗效,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同时更有效地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对于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型颈椎病等相关疾病都有十分良好的疗效,做临床验证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开门侧的椎板是通过软组织悬吊固定,在具体的随访过程中可以看到某些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再关门及轴性症状相对来说比较多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注重做好并发症等方面的预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用颈椎后路固定钛板系统,将钛板固定在开门侧的椎板棘突及侧块上,这样能够起到加固的效果,以此使其真正成形,使椎管得到了明显的扩大,进而对于轴性症状起到更为显著的缓解作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使脊髓后方的压迫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去除,进而使脊髓的血供进一步增加和丰富。在针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防范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有效避免再关门,最初Hirabayashi利用缝线将抬起的椎板固定在门轴侧的椎旁肌或小关节囊上,因为颈部出现某种活动,收缩椎旁肌,可使掀起的椎板还纳出现再关门,同时见缝合于软组织及关节囊上后对局部的刺激引起相应的轴性症状。需要指出的是,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缝线,位置适宜,开门得到良好的加固,在手术之后要避免过度的运动等等,可以有效规避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这种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方法,患者所呈现出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明显的降低,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行。

4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看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切实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应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方法,能够呈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Kawaguehi Y,Kanamori M,Ishihara H,et al.Minimum 10-year follow-up after en bloc cervical laminoplasty[J].Clin Orthop,2019,(411):129-139

[2] 魏新荣, 移平, 谭明生, 等. “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 10(7): 1674-1675.

[3] 陈广东, 杨惠林, 王根林, 等. 微型钛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 20(10): 85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