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器械管理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器械管理的有效措施

李媛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医疗器械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0件外来医疗器械,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00件,常规管理模式)与观察组(100件,PDCA循环管理模式),最后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外来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各科室使用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进一步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

关键词:医院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PDCA循环管理;消毒合格率

由器械生产厂家通过免费或租赁的方式为医院提供的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统称为外来医疗器械,相对来说,这类器械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医疗成本,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是,外来医疗器械在一家医院使用完毕后,通常不会做针对性的处理,而是直接运送到下一家医院使用,期间存在的风险可想而知[1-2]。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各科室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工作,其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各科室诊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患者的治疗效果,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将会带来严重后果。近几年来,各大医院对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愈发重视,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系列风险事件发生,这便需要结合医院消毒供应室实际情况与特点,积极引入新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使整体工作质量得以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接收的200件外来医疗器械纳入本次研究范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件,器械类型包括机体植入物、动力工具、特殊医疗器械等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①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向各科室下发调查问卷等形式,来明确各科室医务人员的需求,并对以往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以找出薄弱环节,薄弱环节主要包括清洗方法与流程存在缺陷、部分外来医疗器械结构复杂,工作人员不懂得如何进行拆装,导致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消毒供应室实际情况与特点,对管理流程重新进行规划,专门建立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件外来医疗器械都需经过医务处、医学装备部等部门,严加审核,确保每项工作流程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同时,应多与器械厂家展开有效沟通,在接收器械时,向其索取说明书,并邀请其定期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展开考核,使工作人员懂得常见的器械应该如何拆装,如情况允许,也应鼓励工作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学成归来后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

②在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时,应严格按照该器械说明书进行,如器械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应在使用清洗机之前先手工清洗,且器械务必要拆卸至最小单位,螺丝等零件要放置在专门的收纳盒中,避免丢失,并选择专用篮筐,放置标识牌。在清洗完毕后,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清单内容对器械数量、种类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实施灭菌操作,在此期间,应充分重视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精确责任到个人。最后,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不定期对工作情况展开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仍旧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通过开展讨论会议的方式来拟定应对策略,如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则应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

1.3疗效评价:对比两组外来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并从其他科室各选择20名医务人员,下发器械使用满意度问卷,总分<50分为不满意,50-70分为一般,>7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外来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

对照组外来器械消毒合格率为79%,低于观察组的92%,(x²=6.816,P=0.009<0.05)。

2.2科室医务人员器械使用满意率

观察组科室医务人员器械使用满意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科室医务人员器械使用满意率[n=20,(%)]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9

6

5

75%

观察组

14

5

1

95%

χ2




15.686

P




0.001

    1. 讨论

    相对来说,外来医疗器械需要在多个医院中轮流应用,所以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如果没有严格做好这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那么则很容易诱发医院感染,这无论对患者,还是医务人员,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3]。现如今,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消毒供应室更是应该尽早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整体管理质量。

    PDCA循环管理也被叫做戴明环,最早起源于美国,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整体目标方针,结合目前已知信息,拟定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并总结、检查管理效果,吸取教训,对于仍旧存在的问题,则融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4-5]。本研究对观察组采取了PDCA循环管理,发现该组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科室医务人员器械使用满意率更高(P<0.05),可见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少霞, 钟风兰, 胡秀琴,等. 信息追溯对提高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质量和控制感染率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1):170-171.

    2. 蒋岩岩. 外来器械管理程序表联合PDCA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心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028(021):3987-3988.

    3. 邓土莲, 毛举桂. 运用PDCA循环降低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率[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018):152-153.

    4. 李丽珍. PCD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7, 31(010):1277-1278.

    5. 陈茜, 杨承望, 高峰,等. 精细化PDCA管理模式在骨科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研究, 2019, 001(007):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