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协同化康复锻炼方案预防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DVT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4

运动协同化康复锻炼方案预防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 DVT疗效分析

李凯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分析运动功能协同康复锻炼方案防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共收治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入院第2d均行下肢深静脉彩色血管多普勒检测与静脉凝血检查,排除已存在血栓或凝血异常患者。按照组间因素有可比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协同功能锻炼方案,比较评估两组患者DVT症状及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DVT发病病例,与对照组的20.00%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运动功能协同康复锻炼方案可显著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运动协同化康复锻炼方案;高龄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synergistic functional exercise program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ragile hip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fragile hip fractures over the age of 65 were admitted. On the second day of admission, deep vein color vascular Doppler testing and venous coagula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econd day of admission to rule out the presence of thrombosis or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patient.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ed the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a synergistic functional exercise progra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for DVT symptoms, pulmonary embolism, and deep vein ultrasoun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V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4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was 2.2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co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progra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VT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ragile hip fractur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program; fragile 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 efficacy


股骨颈骨折是个体遭受微能量或非暴力时发生脆性骨折中的最严重类型之一,国内1年内病死率接近10%[1-2];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骨骼强度降低,骨骼微结构受损,极易诱发机体跌倒、失能、残障,有较高致残与致死率。尽管手术技术不断成熟,但仍无法避免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出血、肺栓塞(PE)(约1%-28%)、切口感染等主要并发症[3-5],其中DVT最为常见,达30%-57%[6]。高龄患者通常并存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多种基础疾病,自身记忆与理解力差,自理能力不足,健康教育内容完全掌握率低;部分文化程度偏低者,DVT风险认知匮乏;加上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匮乏,承担任务繁重,偶尔督促患者健康锻炼执行不及时,使得患者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7-8]。如何采取适当干预对策提升DVT防护效果,成为临床医护者需深入研究问题。协同护理模式(CCM)是基于责任制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家属与护士三者协调作用,不添加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状况下,提升护士临床教育、倡导与协助者角色,创新性采取协同功能锻炼方案进行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防治,探究其疗效。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自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共收治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入院第2d均行下肢深静脉彩色血管多普勒检测与静脉凝血检查,排除已存在血栓或凝血异常患者。按照组间因素有可比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4例,女16例;年龄66~82岁,平均 (72.80±3.65) 岁。观察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7~83岁,平均 (73.12±3.46) 岁。2组在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年龄≥65岁;(2)符合我国股骨颈骨折对应指南诊断标准[9];(3)无手术禁忌症,且血常规、肝肾及心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4)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本次调查;(5)意识清楚,沟通理解能力较好。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术前血栓、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史、严重动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肾脏严重功能异常患者;(2)患严重脑神经损伤性疾病、骨代谢疾病者;(3)重要临床资料缺失。

1.4 方法

1.4.1 对照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予以6个月常规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内容包括:入院评估与宣教、日常基础护理、股骨颈骨折围术期干预、症状护理、心理疏导、出院评估与指导以及院外随访、定期复查等。

1.4.2 观察组干预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协同功能锻炼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4.2.1 方案制定

(1)功能锻炼方案制定:根据我院以往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特征,设计适合纳入对象的5个阶段功能锻炼步骤、方式与标准等内容。其中阶段3、4、5依据患者意愿与具体状况而定,具体安排见表1。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功能锻炼计划单

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入院日期: 手术日期:

时间

内容

频次

执行时间及频次
















第一阶段

(术前)

发放深静脉血栓预防健康教育手册












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3次/d,20组/次











踝关节旋转运动

3次/d,20组/次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3次/d,20组/次











臀肌收缩训练

3次/d,20组/次
















第二阶段

(手术当天)

下肢置于外展中立位












被动踝关节屈伸运动(麻醉恢复后主动运动)

每隔2h 1次,

20组/次











被动踝关节旋转运动(麻醉恢复后主动)

每隔2h 1次,

20组/次











腓肠肌、股四头肌按摩

每隔2h 1次,

20组/次











主动深呼吸训练

每隔2h 1次,

20组/次



















第三阶段

(术后

1-3天)

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3次/d,

每次20 组











踝关节旋转运动

3次/d,

每次20 组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3次/d,

每次20 组











臀肌收缩训练

3次/d,

每次20 组











膝关节屈伸运动

3次/d,

每次20 组











卧位直腿抬高训练

3次/d,

每次20 组











床上坐位训练

3次/d,时长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站立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第四阶段

(术后4-7天)

重复术后1-3天训练内容












行走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第五阶段

(术后

8-14天)

重复4-7天训练内容













(2)标准功能锻炼视频制作:创设演示护理场景,由科室2名专业护理骨干录制功能锻炼方案内容,含各阶段执行办法、实施步骤、主要内容,配以语音讲解,形成共14段短视频(各段5-10min)。

(3)功能锻炼计划单制定:见表1。计划单设计内容包括:①患者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入院日期、手术日期;②功能锻炼执行5个阶段(术前、手术当天、术后1-3天、术后4-7天、术后8-14天),各阶段具体内容、执行频次标准;③实际执行日期及频次。

1.4.2.2 实施协同功能锻炼

(1)观看功能锻炼视频:自入院第1d起,为患者或主要陪护者收集下载“功能锻炼视频”,每日循环播放,第1次在康复护士、家属陪同下观看,解答视频内疑惑内容。

(2)护士指导协同功能锻炼并演示:①首次演示标准锻炼方式。术前第1d,康复护士陪同观看功能锻炼视频后,依照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与家属进行功能训练;康复护士示范每项锻炼具体做法与操作规范,指导结束后,鼓励患者与家属尝试演示锻炼要领,护士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②每日指导功能锻炼方式。术后当日至术后第14d,观看功能锻炼视频后,要求患者与家属再次示范要领动作,并予以纠正;“一对一”指导再实施方案,患者按要求自行、准确完成不同阶段运动任务。

(3)护士和家属共同监督功能锻炼执行:

①护士监督每日功能锻炼。术前第1d至术后第14d,康复护士每日16:00时,询问患者与家属对应实施功能锻炼内容,如实填写记录当日功能锻炼内容于执行单;解答患者与家属疑惑,询问无法按规定执行功能锻炼原因,予以纠正或指导;疲乏患者无法独立完成当日锻炼计划,则邀请家属共同协助完成被动锻炼计划。②家属监督每日功能锻炼。术前第1d至术后第14d,护士不在场,由家属担任监督患者执行功能锻炼,记录并报道给康复护士;叮嘱患者与家属主被动锻炼时,发生髋关节剧烈疼痛、下肢内收内旋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暂停,通知医护人员予以对应处理。

1.5 诊断标准

存在如下条件之一可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0]:①皮肤肿胀、暗红色,体温持续升高;②经超声多普勒与静脉造影等检查确诊为血栓;③肢体剧痛,股三角部位明显压痛感;④呈Neuhof征、Homans征阳性。

1.6 观察指标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DVT发生率。

1.7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组患者DVT发病率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DVT发病率比较(n %)

组别

n

DVT发病率

观察组

20

0

对照组

20

4(20.00)

X2值


4.444

P值


0.035


3 讨论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为预防骨科大手术DVT并发症,相较于治疗,联合基本预防、物理与药物预防对策更为重要[11]。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发布多版抗栓治疗与血栓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我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亦不断完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均为临床医护工作者预防血栓有证可循,其归纳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3大危险因素[12-13]:①静脉内皮受损;②静脉血流减缓;③血液长期高凝。而高龄患者机能退化、心输出量减少,加之合并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均诱发上述因素,这严重增加治疗费用,带给患者与照护者经济与心理负担,因而对于老年骨折手术患者DVT预防是关键环节。

国内外调查均提及尽管血栓预防对策有据可循,但70%以上患者与家属对DVT知晓率低,对于记忆力、理解力与依从性偏低的老年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指导受到阻碍较大[14]。协同护理模式以Orem理论为框架,强调基于现有人力、物力,护士主导患者自护能力培养,鼓励家属参与,强化三者协调,已被医疗机构广泛运用。此外,张诚诚等通过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干预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通过风险评估指导不同风险级别患者实施针对性、合理有效性功能锻炼,结果发现住院时间与DVT发生率均有所降低[15-16]。协同功能锻炼方案用于临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防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DVT发病病例,与对照组的20.00%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其对DVT的有效预防作用。这与根据我院以往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特点,设计与纳入对象相关的5个阶段功能锻炼标准、步骤与详细内容要求密切关联,同时协同护理模式在国内外应用时,证实该干预模式可助于护士找准职业定位、满足患者康复细节需求,协调多学科发展,全方位、一站式,确保家属陪同护理下,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3方面需求,使其护理工作化被动为主动

[17-18]。此外,本次功能锻炼执行单涉及自入院到出院的全部内容并采取视频制作、标准演示等措施,解决老年患者在DVT过程特殊性,提升其与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

综上所述,运动协同功能锻炼方案可显著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发病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健强, 王海涛, 牟元明,等. 螺钉固定关节囊内股骨颈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18):54.

[2]焦力刚,张雷,王卫友.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20,6(05):265-270.

[3]徐竹峰,张昊,邹慧.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9(09):695-698.

[4]孙忠丽,许蕊.核心肌群训练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0,24(07):1359-1362.

[5]谢辉,王本杰,赵德伟.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刊,2020,55(03):275-278.

[6]谢成,朱成栋,乔高山,胡天胜,朱乐银,黄华,钱俊,夏正荣,顾英俊.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0,17(01):63-66.

[7]孙元丽.循证医学模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01):21-23.

[8]甘伟伟,谢贵杰,罗刚,施华军,王华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06):560-563.

[9]张兴,徐中华,谢华,何劲,朱爱平,赵银必.高龄股骨颈骨折行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的短期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6):5777-5781.

[10]丁文彬,林宇生,欧阳建安,李康养,黄永翔,罗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贫血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40(11):1633-1636.

[11]刘莉,胡月,胡攀.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高龄股骨颈骨折THA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9):1323-1326.

[12]黎佩莲,冯奕英,阮叶兰.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危、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01):86-88.

[13]宋宏阁,陈莉,韩冰,张勤安.人工髋关节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对比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02):138-141.

[14]许巧玲,杨琦清.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3):77-78.

[15]曾智敏,黄哲宇,陶崑,凌晶,狄正林.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快速康复疗效[J].中国骨伤,2018,31(12):1100-1103.

[16]林鑫欣,江建中.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05):50-53.

[17]周庆兰,范颖英,周佳佳,赵玉洁,白丹,齐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3):154-156.

[18]张红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