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在阅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训练

马代红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三小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现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的一些策略。

一、以读为本,尊重学生感悟体验。

夸美纽斯曾经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更多读,在读中体验情感。下面我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略作说明。

1、带着阅读目标,在读中体验感悟

但“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要读这些内容目的上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怎样去读好。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2、读文章背景,体验文本作者情感

我们应改变单一呆板交待写作背景的做法,让学生读背景介绍也能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知。如教学《凡卡》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读: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这样,对学生感受凡卡悲惨命运的原因就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3、在品读细节文本中体验情感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看似不起眼却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如《一夜的工作》中,对总理房间布置的数量词描写,对总理饮食的描写,对总理扶正小转椅的描写等。体验总理的生活简朴、细心,工作劳苦、认真的品质,也就很容易感受到了。再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二、以吟诵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将文章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描述“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中,创设情景播放有关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学生描述道: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轻轻地下,山蒙蒙,树也蒙蒙,杨梅树醒了,它伸伸腰,笑容满面拌擞精神,咕咚咕咚,多甜美啊!你看它那贪婪的样子,像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吸得多欢啊!那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它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那些嫩叶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这真是“春雨绵绵润杨梅啊”!多好的再造想象,感受到物的美,景的美,语言也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能读出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中。

三、以生为本、在阅读感悟中训练阅读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出“感悟、积累、运用” 阅读教学核心词,所以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要在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强化阅读方法的训练,他通过其它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目中有人”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

1、激发兴趣,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2、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所以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

3、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4、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要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 ”实践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悟的基础,悟是读的深入,练是读和悟的融会贯通,在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容“感悟体验”;以读为本,“感悟体验”中体现“训练”。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