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的未来而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3

为教育的未来而设计

李皓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0439


摘要: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与设计,我们希望能为明天而设计,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本质——帮助“人的发展”,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过着完整而多样的学习生活。我们希望,学校不再与社会泾渭分明,而是将学习融于生活,将社会融于学校,在创新的设计下,突破种种传统教育类建筑的限制,实现教育本质,并培养下一代更为创新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育类建筑;创新模式;设计实践;未来设计

1、当代教育的发展

当下国内教育正处于快速转变的阶段,如何应对这种迅速的变化,为社会的未来提供高品质的成长环境,我们以一系列学校设计为此做出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

西方的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沿革中,产生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工业革命产生的以训练熟练而有专业技能的下一代工人为目的的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和专业技能编成班组,使每一组有相对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辅导教师根据固定的课程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源于行动,学生应当通过“做”与足够的实践参与,引发思维并掌握学识。他主张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整个授课和教育体系之中,这极大的改变了美国和全世界的现代教学思路。第三次是20世纪末澳大利亚学者斯图尔特·卡宁汉姆(Stuart Cunningham)等人首先提出了“无边界教育”的概念。教育改革提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开放无边界教育理念。为适应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将信息技术在全学科的各类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使教育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和学习产生更多的无限制的可能性。

回望国内教育,从历经两千多年为科举服务的“官学”、“私塾”和“书院”, 到受苏联体制影响的“编班授课制”,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应试教育”的批量化生产,经济的迅速转型对人才与教育的需求均有较大改变,目前的教育理念及教育设施亟需创新,因此在2013年,中国正式启动未来学校创新计划。

2、教育理念的束缚

工业革命之后,因资本社会对大量熟练工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编班授课制”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中被进一步强化,应试教育成为了当下国内教育的最大桎梏。应试教育模式以标准化的方式教育每一个人,虽然高效且在特定的阶段符合社会去求,但也扭曲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心与日俱增,亟待反思和改变。

教育设施演变与教育理念演变的时间差,也导致教育设施落后于教育理念的变化,在最常见模式“长廊串联普通教室”中,教室空间大多是矩形的空间里摆放着一排排桌椅, 多样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遏制,交通空间只强调交通功能,单调乏味缺乏活力。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通过连廊进行联系,导致学生只能在自己班级附近活动,各群体之间难以形成多维度的互动交流,不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阻碍中小学生复合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60d43cd7580fc_html_739e633b84341221.png

图1:教育建筑模式的桎梏与创新

由此,教育类建筑的设计创新迫在眉睫。社会化教育是塑造儿童性格时最关键的课题,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使校园的任何地方都成为学习的环境? 如何不仅使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同时培养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顺畅度与人际关系,都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一直在探寻的课题。

教室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建立学校和社区的紧密联系,将有助于在更加复杂甚至危险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建立复杂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创造性和责任感。据调研,学龄期儿童约有79%的时间处于非正式学习状态,因此非正式学习的质量决定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校园的边界也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意义的转变而不断模糊。封闭灌输性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自由边界促进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国内体育设施建设有很大缺口,而在高密度的现代城市中,教育用地属于罕见的低密度区,也理应承载更多的社会化功能。中小学增加开放性、社会性有助于社区提供更丰富的公共产品,建立社区粘性,特别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帮助老人和孩子建立起更加多样化的相互关系。

3、为教育的未来而设计

3.1 设计创新——社会性

在海门东布洲学校的设计中,我们希望做出一个有别于以往的、与社区共享共建、 让学生在社会中成长的开放性校园。

我们将学校公共建筑靠周边布置,与周边社区分时共享。运动场地与体育馆每天特定时间及周末向社区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体育健身场地。图书馆、游泳馆与音乐厅根据使用需求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文化设施的同时,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文化交流。部分可临时转变为培训设施的专业教室(例如音乐、美术、书法教室)与社区共同使用,增加了家长与子女、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教育局对孩子素质教育、体育活动的要求一年一变,远快于学校设施的演化,导致运动场永远不够用,且距离远等问题。我们试图利用架空空间底部提供风雨天气的运动场地,将学校设计为处处是运动场,使运动在剖面上展开,为不可预计的教育需求的改变提供无限的拓展可能性。

60d43cd7580fc_html_aafc44b1c19ea5a6.png

图2:海门东布洲学校的共享性探索

社会化教育是儿童性格培养最关键的一项,校园不当只是教育的场所,更应当成为一个微缩的社会。有别于传统的学校设计,我们尝试将教学单元垂直划分为上下两种不同的模式。上部空间设置可分可合的普通教室,下部设置方便走班的专业教室,形成开放交流,不同年级混合、大孩子教小孩子的微缩社会。在校园的不同角落结合学生日常需求,设置不同年级学生开放交流的,运动场所和文化交流场所。每座校园都是城市的公共空间,但其自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微型城市,是微缩了学生和教师的小社会,学校与城市,两者是相通的。


60d43cd7580fc_html_bd270ccf52a13f05.png

图3:海门东布洲学校的“微缩社会”型教学单元

教育的使命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统一标准的人,而是发现不同特质地学生,创造有利的环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教育的本质就是培育不同的学生,让其个性得以健康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传统学校是教室和走廊的组合,未来学校则是多用途空间的混合,学习场景需要灵活性,教学空间需要可变换性,教师可以在多变的授课空间中,开展更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学习方式需要个性化、联结化、跨学科化,教学课程突破校园限制,与自然、社会、有专长的个体产生联结,教学结构形成更加全面、相互连接、融会贯通的跨学科混合。


60d43cd7580fc_html_6aeb3b6e6b1f5bf1.png

图4:教育建筑多用途空间混合结构

3.2 设计创新——混合性

在太原西湖林语学校的设计初期,我们便决心打造一个文化、体育、社会相互促进的“混合性校园”,它将融合不同个性,混合多样教学设施和手段,让孩子获得更为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相较于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往往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很多时候是由于使用者和空间环境发生未预期的互动关系而产生的,因此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段中呈现出多变多样的特点,因此需要以高灵活性、高组合性的复合各类别功能,形成空间的自适应性以满足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即时转换。

普通教室外设置大量不同班级、不同年级能够混合上课、交流、学习的超级客厅,使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生活混合,大孩子教小孩子,在交流中成长进步。垂直维度的聚集整合,通过竖向交通和空间激发互动的产生强调不同层之间“被感知”的可能,创造混合高效利用的互动空间。

60d43cd7580fc_html_ef723e10a30a49d8.png

图5:太原西湖林语学校的“混合性校园”

60d43cd7580fc_html_272cb400fe521327.jpg

图6:太原西湖林语学校孩童行为模式与空间研究

3.3 设计创新——集约性

城市的集约性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正向效应,让社会层次更加多样化,促成偶发的、积极的、高效率的城市社会生活,建筑也能呈现更多可能性。教室作为传统中小学校园中最为核心的建筑部分,如今却成为了整个校园中最为闭塞及缺乏创意的场所。在当前教学模式革新和城市高密度建设的客观条件下,中小学校对更加强调集约化、多样化以及高效化的复合式教学空间建设提出要求。另一方面,新建的中小学学校对普通教室之外的各类文化体育配套功能愈发重视,用地越来越有限,而功能复杂性及配套的数量和品质都不断提升,如何通过设计来挖掘高密度集约化语境下的设计势在必行。

在杭师大科技城小学的设计研讨中,我们希望为以所国际化教育学校,提供一个有别于以往的称之为“集约性校园“的解决方案。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中小学的“中国式接送”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在上下学时段,城市的中小学门前必然出现大量送孩子上学或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并且必然伴随着校园周边严重的交通混乱,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充分发挥立体开发的优势,利用地下空间接送,静态车位配合动态车位,结合便捷的垂直交通,在地下室和家长等候区之间建立有效的交通连接,最终实现高度集约且能综合解决“下课问题“的校园。


60d43cd7580fc_html_1e2e3b2df0a74141.png

图7:杭师大科技城小学的立体接送系统

次级地面(地下空间)的营造,也进一步释放了地面空间(平台),传统校园的内外空间被围墙完全隔绝,而我们则利用校园地下空间内外联通,在下沉庭院空间形成了视线互通。竖向交通解决从上、下向中心空间进入的路径,竖向交通空间的公共性也得以提升, 建筑与场地的相互渗透。

60d43cd7580fc_html_aa059fc24762628a.png

图8:杭师大科技城小学的“内外渗透式校园”

校园功能构成中,相对利用率最低的食堂往往因其特殊性反而占据了较大的土地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多功能设计提高使用的复合度,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共享空间,为校园提供多功能活动空间、娱乐休闲空间、接送等候空间,从而解决高密度校园诸多难题。 图书馆功能作为学校中为数不多对日照和朝向要求较低的功能,也与食堂一并被安置到了地下的次级地面,利用下沉庭院实现自然采光与通风,充分释放了地上空间。

4、展望与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与设计,我们希望能为明天而设计,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本质——帮助“人的发展”,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过着完整而多样的学习生活。我们希望,学校不再与社会泾渭分明,而是将学习融于生活,将社会融于学校,在创新的设计下,突破种种传统教育类建筑的限制,实现教育本质,并培养下一代更为创新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歆,杨晓川,汤朝晖.国际学校对国内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的启示[J].城市建筑,2017,007:24-26

[2] 华乃斯.儿童友好视角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J].2020,1

[3] Jane 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译林出版社 .2006,8

[4] 华黎.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设计[J].建筑学报.2011,7.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