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李元雄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 亲和力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效的内在要求,需要更好地实现和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期待,才能更好地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培育时代新人。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方面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需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关键在于教师,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点在于提升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1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活动作用对象均是人,关注人的欲求与利益应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而实现与满足人的需要则是落脚点,此外应遵循“重视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提升人”的方法论和践行观。

(1)重视人,爱护人,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伴随着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者作为施教者的主体,教育对象作为受教者的主体,均以教育主体的身份进行话语信息等的交流互动。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听、鲜少说的客体地位。而在亲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改变了“教本位”的现状,优化为“学本位”,受教育者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中,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求知为主的学堂,学习积极性、求知主动性和思维能动性得到尽情彰显,学习效果大大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养成。

(2)理解人,尊重人,关注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马斯洛在需求层次论中提出,人类是有先天的需求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为生理需求,最高为自我实现需求,5种需求逐次递进,更是按先后顺序出现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能出现高层次的需求。教育者在亲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关注到了对应教育阶段教育对象需求的客观性以及差异性,理解并尊重他们的现实需求。高职生的需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趋于多样化,需求的差异性较大。他们学习压力相对减小,人际交往行为频率增加,交往能力增强,把重心更多地转移到了对情感的获得与被同伴认可的需要上,对得到同伴的尊重关心与理解十分渴望。与此同时,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越发明确的人生理想,渴望自我实现以此获得成就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张教育亲近学生等,其本质就是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在其指导下,教育活动从认识并理解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为归宿,因人而设,有针对有侧重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以此增强他们对教育活动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3)发展人,提升人,追求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及精神两方面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人的能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被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在此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得以树立,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注重人的身心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教育活动中,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本着发展人、提升人的原则,亲和的教育者借助亲和的方法、环境、载体等要素,推动着受教育者按自己的天资、专长、兴趣、性格,自主选取发展方向。受教育者们既能在课堂中耐心听讲、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又可以参加校外社会实践、自主推进任务的完成,实现自我学识、素养、志趣等的多方面发展。

2提升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提升教育内容亲和力,就是要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践行的价值观,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1)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增强亲和力教材编写其实是遵循一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而教学设计则更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重点和难点。热点即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重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它是教学内容的重心所在;难点即学生容易困惑的问题,也是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掌握的知识或技巧。以问题打通教学的“最先一公里”,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它是打开学生大脑,激活学生兴趣的那把钥匙、那扇窗户和那道大门。要努力贴近学生的思想基础、认知习惯、思想热点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此外,可通过课前提问、随堂调研和课下交流等方式实现。因此,要聚焦重难点,实现精准发力。

(2)要把文本话语转化为口头话语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语言一般为较规范的书面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把书面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口语。教师的语调、语速、音长、音质和重音的变化,包括姿势、表情和手势等各种变化,都能传情达意。在融媒体时代,还可以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更易接受的网络语言,寓教育于娱乐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以宏大的政治理论统摄自上而下的社会活动,却忽略了处于社会结构底基的“日常生活”和“微观世界”的建构,效果不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亲和力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3)要实现理论情景向现实情境的转换俗话讲,“说话说得好,不如氛围好”,同样一个道理在不同的情境下讲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众所周知,教学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它摒弃了主观色彩和具体的语境。而教学是要连接现实生活的,它要在教学内容和大学生之间建立起关联,要建构起一种教育的情景,要实现理论叙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浓厚的理性情怀与清新的生活气息相结合。

3打造亦师亦友的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载着知识、能力、情感、信仰、道德等多种要求,必须实现在传统的、抽象的、普遍的话语体系基础上,融入现代新型话语,以表达新的体验并解释新时代的社会变迁。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及时关注新媒介空间中出现的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群体舆论,对受教育者的网络话语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引导和文化引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以取得实效。情感话语是人性的彰显,是主体间平等的传递和沟通,师生之间不断碰撞,知识与思想不断融合。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积极的情感因素融入教育话语,将自身情感与教育有机融合,达到和学生的“共情”,使学生从情感的高度领会和理解,实现主体间的有效交流与思想共鸣。

结束语

新时代,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社会发展趋势和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特征为依托,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思政教育的方式进行时代转换,以增强教育的趣味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陈艳,查圣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12):26-30.

[2]陈浩,花树洋,宋瑞超.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48-51.


[作者简介]

李元雄,男(1972—),湖南道县人,大学本科,史学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联系电话:138747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