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3

土建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王婕

北京泛华国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00097

摘要: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非常系统的工作,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涉及面广、相关因素较多。就目前来看,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还较为薄弱,结合事故致因理论能够看出,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管理方面的缺陷,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成本,对工期和质量所带来的波动也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在当前建筑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形势之下,国外建筑企业也不断参与进来,使得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只有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才能推动我国建筑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筑行业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同时行业从业人员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从中也不难看出,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行业的自身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本文基于我国安全管理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影响管理主体效果的外在因素。其一,可以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较大帮助;其二,对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外部环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

前言

在当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和环境等问题是影响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其中安全事故问题历来就备受重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头等大事。本文基于系统工程角度,结合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际,以目前先进管理原理为基础,进而在理论方面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分析如何实现我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以保障行业安全及企业效益。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 工程概况——落地脚手架安全管理

本工程为传媒创意园区。建筑占地面积15456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为11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76.07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6888.44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8587.63平方米(其中平战结合使用的地下室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 。本工程地下一层,主楼地上十六层(不包括电梯机房层),建筑高度为65.2米,建筑形体高70米;裙房5层,建筑高度为23.8米,建筑形体高25.3米。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特点及现场情况,裙房外墙采用落地脚手架(26.7m高),主体一层至九层(36.10m)外墙采用落地脚手架,九层以上外墙采用悬挑式脚手架。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物资因素、环境因素。

2.1 人为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是现场构成的最主要因素。针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需配备相应的保障措施,归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并总结出整套的体系要素,将离散无序的活动放置于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中来考虑。

结构完善的组织体系比松散体系更便于管理,方便操作和评价。如图1: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的运行示意图 。




60cc103738ee6_html_f829e54361c1c656.png

图1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的运行示意图


其次,现场专业工作人员的个人技术能力和个人安全保障也必须重视。如: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 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

此外,现场一般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求同样不能松懈,如:要对现场施工人员强调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实在无法避开必须在附近进行作业时,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并报主管部门批准,依据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现场人员安全;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等。


2.2 管理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管理,在现场监测监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也因此要求在每日的工作施工中都必须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通常情况下,日常工作多为重复性工作,比较简单枯燥,久而久之,项目管理团队很容易产生麻木心理,使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常见的管理问题有施工现场管理不当、安全技术措施不当、安全操作规程、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上升。

施工现场管理:使用完毕的脚手架架料和构件、零件要及时回收,分类整理,分类存放;堆放地点要场地平坦,排水良好,下设支垫;钢管、角钢、钢桁架和其他钢构件最好放在室内,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只能露天存放,则应用毡、席加盖;扣件、螺栓及其他小零件,应用木箱存放;钢筋笼或麻袋、草包等容器分类贮存,放于室内;弯曲的钢管杆件要调直,损坏的构件要修复,损坏的扣件、零件要及时更换;搬运长钢管、长角钢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构件弯曲;拆架应拆成单片装运。装卸时不得随意抛丢,防止损坏;安装脚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栓、螺母、垫板、连接棒、插销等极易丢失的小配件时,多余的配件应及时收回、定点存放,在拆卸脚手架时,散落在地面上的小配件要及时收捡起来。

安全技术措施: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需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脚手架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应及时上报,并在施工作业前做好维修加固,达到坚固稳定的要求,以确保施工安全。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 3.6m 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加以保护。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 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确保加固稳妥后,再拆除连墙件。

安全操作规程: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篾混用;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脚手板搭设中严禁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以及多层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待对方示意稳妥后再行解开,以以防坠落;拆架的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全部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施工现场制度:加强制度管理、减少损耗和提高效益是脚手架管理的中心环节。比较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有两种:一是由架子工班组进行直接管理,采用“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的原则,并建立切实有效的奖罚制度,做到确保施工需要,用毕及时归库、及时清理和及时维修保养,减少丢失和损耗;二是由材料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实行租赁制。施工队根据施工任务的需要向公司材料部门租赁脚手架材料,实行按天计费和损坏赔偿制度。

管理措施安全网络如图2所示。

60cc103738ee6_html_6afd8d2bc060514.png

图2. 管理措施安全网络图




2.3 物资因素

在建设工程中,物资主要包括了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等众多生产要素,由于这些生产要素在形式、性质、能量等方面各有差异,因而在实际生产中也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不同的管理。

在脚手架物资管理中,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是脚手架的主要材料、构配件质量及其搭设质量,均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许使用。

而对于施工现场安全作业管理来说,则要求脚手架整体结构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避免造成脚手架失稳的情况;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安全网应按规定搭设和拆除;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纵、横水平杆、连墙件、交叉支撑、水平架、加固栏杆和栏杆等。


2.4 环境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环境因素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施工现场没有妥善的安全管理,导致施工组织无序、施工现场混乱,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对脚手架工程来说,在现场施工时,如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雪后架上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均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的有关规定执行;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严禁在夜间进行脚手架拆除;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翻掀垫铺竹笆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1.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减少经济损失,尽可能把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应急预案应明确组织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等构成,并在预案中明确各成员的主要职责和分工。

应急预案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

(2)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 24 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机具伤人、火灾事故、雷击触电事故、高温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事故。 ①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及时报警,组织扑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积极抢救被困人员,配合消防人员扑灭大火。②触电事故处理: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伤员被救后,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术,并且注意其他损伤的处理。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③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凉水或 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及时送医院治疗。④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当发生如高空坠落、被高空坠物击中、中毒窒息和机具伤人等人身伤害时,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积极对伤员进行抢救。

(4)项目部脚手架倾覆事故应急程序(如图3所示)和应急预案实施机构。工程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听从上级部门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并按要求设置救援组、事故处理组、联络组、警戒组等。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险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60cc103738ee6_html_b5f5512cb66baf92.png

图3.事故应急程序流程图


除此以外,应急小组应做好开展应急培训和演习工作的计划,并由应急领导小组在施工现场组织实行,以及时发现现场事故隐患,提高现场人员的应变能力。当发生突发事故时,应急小组应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向上级报告;应按照预案要求,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救险人员、器材、车辆、通信等工作,避免现场混乱;应按照预案要求,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深入的找出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从根本上保障了施工的安全进行;二、将各个部门的所有人员进行了统一的组织,明确各自的职责及任务,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三、实现了安全信息的及时沟通,当出现安全事故之后也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1] 朱晓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8

[2] 曹勇.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事故与安全设计、工作环境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9

[3] 刘醒堂.如何加强土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