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如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

杜慧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中学阶段,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大体相似,于是有同学进入高中后,对历史学习掉以轻心,结果大意失荆州,导致历史成绩不理想。实际上,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也不是下死功夫就可以成功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关键词: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高中历史

首先,理清历史线索,形成知识框架。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同时要将历史学科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渗透,相互迁移。比如利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有助于同学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又比如语文中文言能力提升了,就可以迅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历史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就可以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全面地答好历史材料题和问答题。另外借助地理知识既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又可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培养同学对地图的意识和空间观念。

其次,中外结合,形成大历史观。

由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别编写的,讲授时也基本是彼此独立的。这就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破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总复习时要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把中外历史教材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比较联系,对照复习,整体把握。寓中国史于世界史的复习之中,视世界历史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弄清这些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第三,重视练习与思考,让知识过手。

练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学习中进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十分必要。可在参照前几年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特点,精心筛选加工出一些综合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都贴近高考的模拟试题,创设高考情境,以临考姿态进行“实战演习”。 这既是历史高考文字表达的一项能力要求,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也是学习历史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练习中,要坚持史论结合,在综合、分析、归纳、简化历史知识结构的同时,做到有史必有论,有论必有史,论从史出,史由论统,史论一致,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获得活的认识与结论,形成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史学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而不思则罔,一味埋头苦干也未必会收到预期效果。学习中要善于思考,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另外在每次练习后,更要及时反思总结,总结出解题方法并纠正思维误区,剖析题目的命题意图、难点、关键点以及在教材中的原形和变形关键要素,将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教材相印证,回归课本。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出真正的历史学科素养与能力。

总之,历史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学习起来就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合作探究模式下学生能力的培养[J]. 李雅娟. 作家天地. 2019(19)

[2]高中历史合作学习对农村留守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J]. 卢卫莲. 中学教学参考. 2015(22)

[3]核心素养下德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赵贵芳. 吉林教育. 2020(31)

[4]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J]. 张建元. 教书育人. 2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