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任丹丹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力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而言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后重点分析了此种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引言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是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共同构建的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不仅内容丰富、模式新颖,还可以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仅靠传统的课堂小测和考试无法让他们积极学习语文,利用微课教学就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1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在2008年首次提出的,2011年由胡铁生引入国内。伴随着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微课迅速走红,成为了教育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其实微课的本质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老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过程。微课有很多特点,如:教学时间短,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以5到10分钟为宜,与传统的40分钟课堂时间相比,微课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满足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相对于传统的一节课讲多个知识点来说,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它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和某一教学过程而进行设计的,所以学生可以更加迅速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可以更加有条理;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多样传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其视频可以永久进行保存,可以运用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学生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可以不受束缚,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一般是通过口头讲解和板书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并且这种讲解是围绕全文展开的,学生无法明确其中的重难点。微课教学能够将课堂内容进行深度概括,点明其中的重难点并详细呈现,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微课具有信息化特征,能够融入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资料,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3.1以教学目标为主要内容,进行小学语文微课课堂导入

在进行课堂导入的微课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进行,以便可以使课堂导入更有价值,学生能够清楚明白这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有条理性。例如:在进行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这一章节的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先研究大纲的要求,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老师可以以这一教学目标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微课课堂导入的设计。如:在设计本章节的微课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以“音画同步”的方式来进行,微课的主要内容可以是由著名的朗读家对该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为背景音乐,以动图、漫画来反映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比如:桂花漫天、孩童摇花、树下嬉戏等,通过这样的微课设计,不仅“润物细无声”般明确了教学目标,而且还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桂花纷纷落下的唯美、桂花雨的香气、作者童年的快乐,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描写内容,使学生容易产生代入感,更加深刻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为接下来的内容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巧用微课延伸课堂,加强课后阅读

语文学习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久的积淀过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因此,教师除了课上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课后的巩固和扩展学习情况,将语文阅读教学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将与课堂所讲课文相关或相类似的文章、视频、图片等资料整理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比如在讲景物描写这一单元时,除了课本中的课文,教师还可以把其他景物描写比较出众的文章整理出来,如朱自清的《春》等,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学习并完成相应的阅读练习。微课将短短45分钟的语文阅读课堂延伸到学生身边,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扩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3.3利用微课及时补充,加深记忆促理解

因为阅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所以阅读在小学语文中是尤为重要的一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充分利用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因为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学习经验都不完善。面对这种情况,微课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加深记忆,便于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在阅读课堂的学习效率。

3.4丰富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学生从课本中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的过程中,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为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多方面知识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延伸。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另外,教师应该将这种做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积极查阅资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解《暮江吟》这一首古诗时,教师除了针对古诗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还可以在微课课件中加入有关这首古诗的拓展知识,包括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名家点评等。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拓展,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在外任过程中心情畅快写下此诗,这对于深化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具有一定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吟”这种诗歌体裁,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同种类型的古诗,为学生构造完整的知识框架。

3.5以实际生活为主要表现,进行小学语文微课课堂导入

生活即教育,在进行小学语文微课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实际的生活现象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这样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进行课本知识的融入理解。例如:在进行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这一文章的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运用真实的做腊八粥的视频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微课视频的播放,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知道的关于制作腊八粥的过程,其中说得好的学生老师要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微课课堂导入的制作,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生活处处即教育的认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手段,许多教师都在不断实践和探索。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合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才能够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学峰.浅谈微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2.

[2]池灺.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1):78.

[3]王鹏喜.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