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封玮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要:近几年来,视觉文化转向和媒介传播大发展都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要想抓住这一机遇,高校就应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积极地引入新的思考和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探究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在教学目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创新建议和策略,进而推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视觉传达;教学设计;策略

一、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时代不断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生活方式,信息数据的内容、形式、媒介和交互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再完全适配于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市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继续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视觉传达设计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持续进行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和总结,与时俱进地反思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找到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就当前不断扩大的影响媒介来说,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包括广告设计、书籍和出版物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等,同时还包括网络、电视、电影等新兴媒介上的视觉识别设计,它们都是以视觉为主要载体和形式,向人们传达信息的设计活动。随着视觉传达设计内涵与形式的不断拓展,传统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急需与时俱进地推进自身的变革,包括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手段、模式等,以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融媒体时代环境,培养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第二,实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在新形势下有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传统的視觉传达设计教学观念、内容、手段、模式和方法还在沿袭过去已有的套路,脱离了现有的社会实际,未能对学生起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引导。一方面,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借鉴了国外的教学理论体系,理论性有余,实用性不足,就不能很好地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局限于校园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校外实践或实习的渠道及平台,校企合作的教学力度有待强化。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过于抽象,创新水平不足。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内容铺天盖地,快节奏的生活无法使人们有足够的精力在茫茫信息之中提取到有效信息,这对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视觉冲击大、信息提取效率低,换言之,就是作品吸引力不足,就是视觉传达设计过程缺乏理性的思维和创意的引导。同时,快节奏下也带来了创作时间不足的问题。

第三,教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思维引导和学生自身建设认识高度不够,不足以支撑其学好用好发挥好专业技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跟教师的教学创新模式、开拓思维和学生自主钻研、创意创造的意识离不开。当前,鉴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职称评定等因素的干扰,教师重学术、轻教学的现象也有出现;学生轻技术技能提升,急于功利,迫于求成,而事事无成的情况也有存在,这些情况或现象都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教学、作用发挥起到了制约作用。

二、从新时期的新要求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

1.从传统“面”设计到多维空间设计转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和应用多基于平面设计开展,依托网页媒介、纸质媒介或者平面海报进行文字、图像以及色彩的教育教学或设计编排工作,而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视觉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二维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新的时期、新的需求都要求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向多维空间转变,以适应更高的发展需求和市场发展。

2.从静态视觉传达向动静结合的视觉传达转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多基于静止固定的信息開展,持续向社会、向市场输入静态视觉信息,人们提取信息的疲劳感不言而喻,而动静结合的视觉传达形式为信息提取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开发空间。与此同时,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动静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和应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动静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模式以其灵活易变、传递更多信息量的优势获得市场的认可。

从视觉单感官设计向多感官设计转变。感官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更是提取外界环境传达的信息的抓手,而视觉在所有感官提取获得外界信息作用发挥中占有绝对优势和地位,耳、鼻、舌等其他感官则在过程中起到辅助或补充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仅仅通过视觉接收信息、传达信息,很难完全传达到大脑,进而产生记忆与思考,因而需要不断挖掘多感官传达设计,全方位传达信息。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思路

精益课程,创新内涵。紧随社会进步、市场发展趋势,切实以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市场经济转型要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精益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多元化、实用型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引导学生从课堂提前向市场迈进;同时,结合市场调研和行业需求,细分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内涵,不断追求在特定专业下的“专”、“精”课程,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堂教学理念在项目中呈现,将项目和课堂深入融合,做到“真枪实干”。

锐意创新,优化教学模式。社会进步,科技迅猛发展,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当前发展趋势不再匹配,可通过拓宽授课资源、打破传统“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场所”思维定势、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媒介等举措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具体方式和形式可采取将课堂教学活动场所设置在特定专业市场活动活跃场所,可运用信息化科技设备和设施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可通过提前介入视觉传达设计,制作成品开展实物教学。

素质提升,强化师资建设。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关键要素,是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得以顺利教学的重要保障。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强化师资建设可以从体系培训学习、外部先进引进以为资源互联互享三个层面进行,体系培训主要强调内部师资的系统性培养;外部先进引进是侧重专业人才“引进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资源互联互享是侧重协同发展、协同提升,通过师资间的交流分享、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教师设计技术和经验双提升。这也是提高视觉传达教学设计策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值得所有教师进行深究探讨、发掘其有意义的部分。

结语:总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积极引入新的思想、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教学模式,以开放的资源共享模式优化配置高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质量和水平,从而培养出一批思维更多元、想象更丰富、技术能力更强、设计理论文化基础更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为大量媒体传播行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更优质的视觉传达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帆. 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探讨[J]. 教育研究, 2020, 3(10):31-33.

[2]李平平.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探究——评《视觉传达设计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2).

[3]张睿. 新思维设计理念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评《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原著第二版)》[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3):118-118.

作者介绍:封玮(1990.12- ),女,汉族,江苏盐城,硕士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