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试行碳金融市场认购交易结算机制助力植树造林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浅论试行碳金融市场认购交易结算机制助力植树造林可持续发展

穆千翔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1424

摘要:本文是受开展暑期社会考察实践活动中得到启发而撰写的一篇探讨性文章。从一个角度试论在加快形成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和规模的趋势下,建立以碳币为结算单位的碳金融市场认购交易结算机制,为植树造林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节能减排 碳币 认购交易结算 植树造林 可持续发展

引言

本文提出了加快建立我国全国性较有规模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包括碳金融市场认购交易结算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指出把碳币的概念引入和倡导到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开发设计风险低、收益稳的初级交易产品,关注做好植树造林工作与碳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对接,建议发挥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引领的作用,对积极引导以家庭和公民个人为参与主体,建立较有规模的以碳币为结算单位的碳金融交易市场作了一些探讨性思考。

一、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对做好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森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最大的碳库,对平衡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森林的碳汇作用来缓解碳浓度的上升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办法。随着这一理念的逐步推广,碳汇林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业态。碳汇林业普通意义上来说就是碳汇林场,就是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及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而且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在我国的许多省份,把正在实施的植树造林、森林管理及保护等活动,看成是潜在的碳汇项目,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为植树造林与碳金融的有效对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此同时碳金融衍生品将发展成为国际金融投资与交易的一个新兴品种。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充分说明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正在日益发展成为一种类似于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的国家之间及企业之间的贸易内容,在这里我暂称之为软资源环境的贸易,并在不久的将来势必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领域。

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像碳排放权这样的软资源或虚拟战略资源开始出现,中国也应相应调整战略资源策略,重视对碳排放权的储备(主要包括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最经济的途径和方法),并以本币作为交易计价和结算货币,建立碳信用额的储备机制,从而增强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定价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全国性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建和运行,加强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贸易规则、定价方法、监管处罚等制定与完善,要取得与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总量地位相匹配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发言权、定价权。科学、公正的国际排放权交易机制将为我国今后发展清洁能源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国民健康幸福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二、对积极引导以家庭和公民个人为参与主体,建立较有规模的碳币交易市场的探讨性思考。

世界银行在2006年最早提出了碳金融这个概念:“碳金融是指提供给温室气体减排量购买者的资源”,即碳金融筹集的资源用于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碳金融筹集的资金开始投入碳项目,为其提供融资支持,碳金融服务主要涉及为碳项目和碳交易提供资金融通服务。

目前,从碳金融市场参与者和交易的主要项目或内容可以看出,碳金融市场以机构投资者参与为主,个人投资者参与较低;交易项目的着重点放在碳排放权的始发点较多,而着眼点放在家庭和个人终端消费行为和模式产生的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和内容上的较为少见,由此引发了广大社会个人投资者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的热情不高等问题,同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开发适合广大社会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碳金融交易产品也办法不多,这阻碍了节能减排工作和金融服务支持的融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及成效。

加快构建和运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加强以家庭和公民个人为参与主体的碳排放权交易子市场建设,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加强研究探索的领域。

  1. 把碳币的概念引入和倡导到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加大碳币的认购、交易、结算机制的建设力度。这里的“碳币”概念是我初步设想的一个不很成熟的概念,就是在我国许可的碳排放权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在我国碳金融市场交易的产品以人民币结算的一个虚拟货币结算单位,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权定价、交易、结算机制的需要,能准确、公正、透明地反映我国在做好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成效的价格走势,以更有成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碳排放权总量限额控制的前提下,引伸到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也是有各自的控制分量限额,“碳币”的概念引入和倡导有利于增强我国碳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灵敏度、活跃度和参与度。

  2. 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工作与碳金融市场有效对接,推广设计风险低、收益稳的初级交易产品,是吸引以家庭和公民个人为参与主体的广大社会个人投资者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尚有约3000万公顷宜林地需要造林绿化,单纯的由国家或政府投入,则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大,若分批筹集投入,将会拉长项目营造周期,降低项目收益成效。为此,急需创新思路,可以试行发行设立以家庭和公民个人为参与主体的优先级、国家或政府投入资金为劣后级的植树造林专项碳基金,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扩大资金的筹措规模,较大程度地满足碳汇林业项目的资金投入需求,确保植树造林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植树造林工作与发展碳金融市场有效对接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发展低碳经济,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改变以往的终端消费行为和模式。

由于我国与世界各主要经济发达体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低碳经济发展、公众日常低碳生活的消费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有一定人口数量规模以上的大型城市,对超出家庭或个人碳排放配额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要实行碳金融市场(碳债券、碳基金)最低认购交易门槛制度和准入许可制度,对超额部分的计价必须换算成“碳币”才能交易结算。“先投入,后消费;多消费,多支付”,使构建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多层次的承载力预警和修复机制更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

4、开发适合广大社会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碳金融交易产品大有可为。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我认为,目前碳基金(包括碳债券)和碳信托(包括碳资管理财计划)是比较适合以家庭和公民个人为参与主体的碳金融交易产品。从家庭和个人的终端消费行为和模式产生的碳排放权总量限制来核定其配额,对超额排放的数量必须用“碳币”购买的方式来抵冲和补偿。碳汇林业项目、碳金融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60c99a7ab36b1_html_3b96e53c5384068b.gif

由于用来吸收和储存碳排放的碳汇项目(比如植树造林)需要一定的项目营造和维护周期,所以通过碳金融产品筹集的资金必须也要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超前性,要定期地通过科学、准确的碳汇计量、监测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以现金价值的形式公布碳汇项目的收益率和价值估值(要充分考虑到保值增值、资金贴现率、时间价值等测算因素),才会产生有利于碳汇项目方、全社会、投资者个人三方共赢的局面。

5、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引领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我国家庭与个人参与碳排放权认购、交易、结算的政策法规的建设,要建立健全碳金融发行认购一级市场、交易结算二级市场以及碳币换算退出、项目收益转让等方面的制度、规则,激励家庭和个人参与碳金融交易市场的活动,确保碳金融市场交易的流动性。

6、要加大碳金融交易的人才培养和交易信息公开的力度。比如,碳汇计量、监测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用现金价值的形式公布碳汇项目的收益率和价值估值等,以优良的中介服务来吸引广大社会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碳金融交易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徐军委著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9月

[2] 齐建国等译 《气候经济学--气候变化与气候政策经济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3] 莫建宙 范英译 《环境金融与投资》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4] 程思 刘蒂 严雅雪 杨继梅等译 《碳市场计量经济分析学--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清洁发展机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5] 蔡绿著 《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吉林大学》 2012年5月

[6] 何德旭 史晓琳著 《中国碳金融服务体系构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5月

[7] 张淼淼著 《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3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