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过程中如何监护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透析过程中如何监护和护理

韩萍

四川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10016

血液透析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代谢物、毒素和过多水分,不仅适用于晚期肾病、尿毒症等疾病,也适用于中毒等突发危险疾病的治疗。为了保证透析治疗的效果,需要保证全过程的绝对安全,不能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因此在患者透析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护和护理,保证预期的治疗效果。如何在透析过程中进行监护和护理,本文进行相关的简述。

  1. 关于透析装置的监护

血液透析的过程是体外循环的过程,需要使用透析装置。在患者的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记录各种监护装置和机器上所显示的数据。一旦监护机器发生报警或出现了其他的异常情况,要马上排查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安全。机器报警主要有几下几个原因。

1.1电导度报警

电导度能够反应出患者透析液的导电性。在透析液中,钠离子占绝大部分,因此电导度主要反应透析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正常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约为135-145mmol/L,如果浓度变化大于或小于设定值的3%-5%,监护机器就会发出警报信号。

护理:在透析开展前,需要检查透析液的规格是否达标、摇匀,必要时要重新更换;定期检查导管,避免堵塞;当机器发生电导度报警时,需要排除故障,实验室于鏊对透析液进行浓度测定,达标后可使用。

1.2透析液温度及流量报警

标准的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5℃-37.5℃,如果透析液的温度过低,患者会有寒冷的感受,容易发生,动静脉内痿痉挛,对血液流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透析效果。如果透析液的温度过高,会增加溶血的风险。护理:当机器因温度或流量报警时,需要立即检查供水是否充足,发现故障需要通知维修。

1.3跨膜压报警

跨膜压是指透析器或滤过器的半透膜两侧的液体静压,它是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在容量超滤模式下,跨膜压一般设置为0—53.2Kpa。诱发原因有:超滤量过低引起跨膜压低报警;在患者结束透析前30min超滤量变化较大;患者存在血凝块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透析液管道保护不当,出现受压或折叠;压力传感器损坏;透析供水不足。
护理:在透析结束前3Omin内不要过多地增减超滤量;跨膜压突然高报警,透析器颜色变黑,要马上更换透析器;检查快速接头是否连接紧密

  1. 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的监护
    患者因透析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称为急性透析并发症,为了保证透析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2.1低血压的监护和护理

透析中主要并发症是原因症状性低血压,临床发病率约为25%~60%。导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脱水量过多或脱水速度过快或导致有效容量减少,产生低血压的症状。②血浆渗透压变化。由于血液透析会清除患者体内尿素、肌酐等溶质,使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与血管外液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造成有效血容量减少,使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约有50%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因低血压导致。

护理:当患者有低血压症状时,会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此时要先通知医生,减缓血流量后再检测血压水平,必要时要暂停透析,输入生理盐水。当症状得到缓解后,再进行透析。如果输入500ml的生理压水仍然得不到缓解,可使用升压药。在进餐后透析会增加低血压的症状,因此叮嘱患者在透析完毕后进餐。针对存在腹水、肝功能不全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静脉滴注血浆、白蛋白。叮嘱患者在透析前不得服用降压药,采用低温高钠透析方式。在透析完毕后要休息片刻,不要马上起身,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2.2失衡综合征

在患者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出现头痛、恶心、定向力障碍、躁动、视物模糊、扑翼样震颤、痉挛等症状,这些为轻度症状,如果症状严重会导致患者昏迷或死亡,因此要重视对患者透析全过程的监护,确保安全。原因分析:透析治疗清除尿毒,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在短时间内失去平衡,低渗液体进入脑内,引起脑水肿或脑内酸中毒。

护理:针对首次透析治疗的患者,要进行短时间、小面积、低流量的透析,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密切关注患者透析期间的状态反应,如有痉挛症状给予高钠透析,但是不得应用在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

2.3发热

引发透析过程中导致发热的原因较多,常见有热原反应、感染、高温透析、输血反应等,还有少部分不明原因的发热。

因热原反应导致发热的症状表现如下:透析前体温正常,透析后1h逐渐出现畏寒、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为38℃。一般情况下持续3h可自行好转,血培养呈阴性。原因:水消毒不充分;透析器被污染导致细菌生产并产生毒素,因透析进入患者体内。护理:在透析期间使用抗过敏药等对症治疗。

因感染所致的发热症状表现如下:透析2d后体温逐渐升高,可高达39℃。血培养呈阳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原因:透析过程无菌护理不严格,发生医源性感染;患者在透析前已有感染病灶,经过透析扩散。护理: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透析过程中药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间隔2h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38.5℃要积极给予物理降温,适当降低透析液温度或给予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有畏寒症状,需要加强保暖。对于高分解代谢的高热患者,应谨防凝血的发生。高分解代谢的高热患者,应谨防凝血的发生。由于发热和出汗,高热患者的超滤量设定不宜过多。
2.4透析溶血

透析过程中发生溶血的因素主要有管道表面对红细胞的破坏、透析液温度过高、异型溶血等,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是危险性强,一旦发生会引发肾功能持续恶化等严重后果。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急促、腹痛、畏寒、呕吐等,严重可出现休克或昏迷。

护理:终止透析,将血管管夹闭,丢弃管路中血液。给予患者吸氧,纠正贫血状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立即分析导致溶血的发生原因,并尽快恢复血液透析治疗。

2.5心律失常

常由低钾血症引起,原因是因为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溶血时可产生高钾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但是临床发病率较低。如果患者在透析期间服用过洋地黄类药物也会因为中毒诱发心律失常。

护理:患者的饮食要重视含钾食物的控制,避免透前高血钾。使用含钾>3.0mmol/L的透析液,严禁患者透析前服用洋地黄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