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体育教师思政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体育教师思政工作的思考

于恒飞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市 200232

摘要:新媒体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的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交互性特点已经成为当前大众传媒的主流,不仅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交流便捷的平台,还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然而,受新媒体的不利因素影响,青年体育教师思政工作还面临一些挑战。积极探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是每位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青年体育教师;思政工作

1青年体育教师思政工作现状

1.1教学方法需调整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前准备工作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时间,然后技能教学占据了二分之一的时间,剩下的十分之三则是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留给学生兴趣激发和自由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太少,不利于进行思政内容的渗透,所以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且还要对教学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但从实际出发来看,由于两者融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属于新的尝试,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掌握融合教学的有效方法,即使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政课程的内容适当与体育课程进行了结合,学生的实际听课效果也无法准确衡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意味着学生的教学效果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1.2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大部分体育课程都是在课外进行,教师组织体育活动也仅仅是对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技法,然后就会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本就不会采用更先进的教学方法,这也使得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不是很直观,严重影响了体育的教学质量。资源的不集中也造成了学生体育精神培养有很大的延迟性,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现今教学方式缺乏学习和了解。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融合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缺乏全面的认知和掌握,导致其对新的教学方式的适应学习和新的教学工具的应用缺乏主观上的积极性,进一步造成其对新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适应的情况。

2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体育教师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当前,我们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的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对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更大。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改变,所以需要相应地加以改革创新。

2.1提高体育教师政治素质,增强育人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教师首先要信道、明道。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也应成为思想政治的传播者以及学生健康成长的向导和指南。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主导者,所以要持续增强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增强自己的育人意识。学校应当对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建设培训和指导,增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不断的提高各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另外为实现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在提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大多数体育老师对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没有很好的理解,缺乏育人意识。在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背景下,体育老师不仅要重视体育项目与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还应在思政教育的理念下,对课程能否提高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日常教学与竞赛活动中体现出体育教育的育人目标。

2.2持续改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能力

体育教学中每个项目都配有独特的教学内容,都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教育内涵以及价值观,每个体育项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性也是多层次的,比如足球教学中所展示出的团结、拼搏和奉献等教育性元素,有浓郁的足球项目特点。发掘每个体育教学项目所蕴含的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更有利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在专项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体现则更为明显,学生需要不断模仿和观察体育教师对项目的展示过程,反复练习以达到对项目内容的掌握,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对体育技能的接纳和学习过程,又是一个对自身思维能力和专注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在体育专项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强化了专项技能的练习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及思考能力,这些能力均是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元素的特有体现。体育思政元素不仅仅蕴含在体育课堂之上,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都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学校体育组织的形式越多样,越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则体育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范围越广泛。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应该从课内和课外的每一项体育活动着手,唯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发掘并注重体育思想政治元素,才能时刻关注并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参与态度,使学生形成敢于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进而强化其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精神,为推动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基础。。

2.3运用多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增强课程思政的多元性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倍受关注,而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无疑是众多创新实践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新媒体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内容、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展现优势与交互优势,提高了思政课教学效率和质量。新媒体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强化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使课堂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贯穿思想价值引领。鉴于现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与深刻的社会影响,新媒体应该成为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体育教学思政课程应打造“新媒体+思政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展现课堂教学魅力,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形式。如基于VR技术的软件课程,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体育知识,体验现实环境不允许的体育竞技,现场观摩重大体育赛事,感受体育精神。同时,可以有效运用新媒体帮助体育教学打造惠及全社会的现象级传播。学校运用信息网络媒体中心,调动一切宣传资源和通道。一些精品课程,精彩赛事以公开课形式直播,学校全媒体中心通过网站、官微等平台着力宣传成效,创作课程思政系列微课堂、微视频,在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2.4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和正确引导

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是做好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里面有很多良好的信息,但也充斥着一些不良、低俗的信息。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和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一是要制订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标准和范围,并指定专人负责审核工作,一旦发现有不良信息出现,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封号处理;二是要加强校园网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学校网络把关人的作用,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和沟通,积极完善规范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引导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以及时应对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化解舆情危机,消除不良影响,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明平芳.大思政背景下学校体育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5):81-84+89.

[2]赵富学,黄桂昇,李程示英,杜红伟.“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J].体育学研究,2020,34(05):48-54.

[3]张允岩.工科院校体育公共课的“课程思政”提升路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7):65-66+69.

[4]陈克正.新时代高校“体育+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9):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