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农艺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茶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农艺要点

管云燕 李梅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 323000


摘要茶叶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茶叶采摘已经进入机械化应用时代。这就要求茶农不仅要掌握茶叶种植技术,还要掌握机械采摘操作技术。采用机械化采摘与人工采茶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必需熟练掌握机械采茶技术和注意事项,否则很难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甚至会对茶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机械化采茶的优劣势,介绍了机械化采茶及相关农艺要点,希望为我国机械化采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机械化采摘;配套农艺;要点

茶树栽培过程中,采摘鲜叶是收获的目的,也是对茶树长势进行调节、加工茶叶的关键环节。采摘鲜叶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对茶叶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决定着茶树能否健康生长及其经济寿命。我国传统的茶叶都是手工采摘,用工多,季节性强,随着人力成本的增高,在一些茶叶生产中“采茶荒”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应用机械化采摘茶叶是未来的必行之路。

1 机械化采茶的优劣分析

    1. 应用机械化采茶的优势

机械化采茶与人工采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体现;

      1. 降低经济损失

茶树种植与其他农作物相同,选择适宜的采茶时机是保证经济效益的关键。也就是说,是否能在最佳时间段内及时采摘茶叶,是影响茶树种植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所在。自古以来,茶农都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由于只是依靠双手采摘,每天采摘的新鲜茶叶数量与用工数量关系密切,可能造成因不及时采摘,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影响到种茶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机械化采摘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缓解了这种状况,同时还避免了由于不及时采摘造成的经济损失。

      1. 提升采茶效率

从目前机械化采摘的情况来看,国内使用的采茶机械主要有单人或双人采茶机,动力主要为小型汽油机或柴油机,极大提高了采茶效率。有资料证明,机械采茶效率一般是人工采茶效率的十倍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以往十名才茶工一天采摘的新鲜茶叶数量,现在采用机械采茶后,只需要一个人,一台机器就能完成相同的采茶数量。从调查得知,茶农使用单人采茶机,每天可以采摘的新鲜茶叶大概在480kg左右,如果使用的是双人采茶机,每天可采摘的新鲜茶叶数量会更多,一般可采摘1080kg左右,最高能采摘1500kg。在传统人工采摘情况下,一名采茶工每天最多可采摘60kg左右的新鲜茶叶,这就说明单人采茶机的采茶效率是人工采茶效率的8倍,双人采茶机的采茶效率则为人工采茶效率的18倍。应用机械采茶的高效率不仅能保证在最佳采茶时期内完成新鲜茶叶的及时采收,同时还能有效解决采茶时期遇到的“采茶荒”问题,将茶农从繁忙的采茶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

    1. 机械化采茶的劣势

与传统人工采茶相比较,虽然应用机械采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应用机械采茶技术也并非完美,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劣势[1]

      1. 不能选择保证鲜叶的品质

传统人工采茶过程中,采茶工能够选择性地采摘茶叶,能充分保证采摘的鲜叶品质;但应用机械采茶技术作业,采茶时由于缺乏选择性,只是将大小鲜叶及部分老叶通过机器刀片切割采摘出来,不能保证新鲜茶叶的品质。

      1. 采摘批次少

对茶农来说,采摘鲜叶越早,就能保证鲜叶的高品质并能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使用人工采茶一般的采摘批次最少在20次以上,而采用机械采茶技术后,采摘批次一般为6至8次。对采用较高批次采摘茶叶,通过保证茶叶品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茶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2 机械采摘茶园管理技术

由于应用机械化采茶是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因此要特别注重选择茶树品种和茶园管理技术。

2.1 保证茶树品种纯正

由于应用机械采摘不能对鲜叶的种类、大小、质量等指标有效选择,因此,针对机械采茶的茶园,选择种植的茶树品种必须要纯正,最好选择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的品种[2]

2.2 保持树冠及采摘面的整齐性

树冠及采摘面的良好整齐性是应用机械采茶技术的关键,茶农应根据树势的实际情况对树冠进行系统性的修剪,使树冠表面逐渐形成一个平整的机械采摘面,未经过专业修剪的茶园,不适宜采用机械采摘。另外,每次采用采茶机作业后,都要适当修剪茶树,有利于下一次机械采茶作业[3]。当最后一次秋茶采摘完成后,对茶树要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修剪和整理,这样才能保证茶树来年的长势。

2.3 给茶园提供充足的肥料供应

机采茶园管理中要注重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通常主要采取重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肥、适量配施叶面肥。具体施肥标准,应根据上年的鲜茶产量确定肥料用量。每100kg新鲜茶叶年施纯氮量不低于4kg,绿茶园区施用的氮肥、磷肥、钾肥比例为4∶1∶1,红茶园区最好按3∶1.5∶1施用。基肥应在全年采摘完成后的深秋季节采用开沟深施方式,亩施饼肥不少于150kg,也可施用一些厩肥、栏肥等农家肥;另外,在采摘期内分多次追施相当于全年施用氮肥总量20%的尿素或速效复合肥。

2.4 病虫害防治

由于应用机械采摘的茶园存在采摘批次少,采摘间隔期较长等问题,容易滋生病虫,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药防治时,应从树冠两侧向内喷洒,保证药液能够充分到达病害处[4]

2.5 清除茶园杂草异物

机采茶园在日常管理中,应及时松土并清除茶园杂草异物,避免机采时对鲜叶净度造成影响,对人、机安全造成危害。在茶园内开展深翻、开沟等作业时,要敲碎土块,保持地面平整,以便行走,提高机械采摘质量。

3 机械采摘作业要求

3.1 人机配合

双人采茶机作业时应配备3人进行协调作业,主机手背向采茶机的作业方向,采取后退作业的方式掌握机器的剪口高度,把控其前进速度;副机手要面向主机手,比主机手滞后400至50cm,控制采茶机和茶行间横向保持15到20度夹角,做好集叶袋的扶持工作,配合主机手采摘作业或装运鲜叶。机采时每行茶树要来回各进行一次采摘,去程时控制剪口高于树冠中心线,在回程时采摘剩余的部分,保持两次采摘具备相同的高度,在左右两半形成一个整齐的采摘面,树冠中心应当避免重复采摘[5]

3.2 进刀方向和速度掌握

机采时进刀方向与茶芽的生长方向保持垂直,应根据茶园留养的要求对进刀高度严格把控。采摘时机器的前进速度,一般保持机器动力在中速运转的情况下,每分钟机采30m左右即可。

3.3 茶园的留养

机械采摘鲜茶要求采摘面上的叶层至少应超过10cm,如果茶园达不到这一指标要求,茶农就需要适当增大留叶量。一般采用的留养方法为留蓄秋梢,提早封园,也就是对秋季的最后一轮秋梢采取留养不采,保持茶树旺盛的长势并带有充足的叶片。

4 结语

总之,应用机械化采茶同人工采茶相比,虽然具有比较明显的采摘效率和人力成本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劣势。要想充分发挥机械采茶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应用机械采茶的条件及相关注意事项。如果盲目地应用机械采摘技术,不仅不能提高种植茶树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对茶园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黎秋华, 赖幸菲, 向丽敏, 陈海强, 操君喜, 孙伶俐, 孙世利. 不 同树龄英红九号红茶的生化成分差异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39(6): 71-74

  2. 陆德彪, 潘建义, 马军辉, 张林福, 王碧林. 优质绿茶机采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以丽水香茶为例[J]. 中国茶叶加工, 2015, (2): 36-40.

  3. 刘德和, 肖星, 殷丽琼, 夏锐, 罗琼仙, 夏丽飞, 梁名志, 方成刚. 云南茶园机械采摘适应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4): 49-51.

  4. 石元值, 吕闰强, 方乾勇, 阮建云, 金李孟, 朱朝安, 袁海波, 陆德彪, 鲁成银. 不同茶树品种实行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的适应性比较[J]. 中国茶叶, 2010, 32(11): 8-9+11.

[5] 赖幸菲, 赖兆祥, 操君喜, 等. 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47(9): 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