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中医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林代权

泸县立石镇卫生院(泸县立石中心卫生院) 内科 四川泸州 6461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中医论证将COPD归为肺胀、痰饮、咳喘等范畴,祖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1]:“肺胀者,满而咳喘。……淫气病肺,喘出于肺。”,说明COPD的发病与患者自身虚满有关,并因六淫之邪侵入肺部而发病,致使患者咳嗽、咳痰和喘息等。COPD患者的机体呈正虚即损的状态,患者的肺、脾、肾等脏器功能降低或虚弱,体内气机不能正常升降,痰瘀交阻不断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肺部气血运行,致使肺脏宣发功能降低,燥痰留伏且毒损肺络,病情互相作用、加重,这也是临床治疗难度大的一方面原因。

  1. COPD的中医辨证分型

1.1肺热痰壅

肺热痰壅证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痰热互结,并壅闭于肺,属于肺经实热证候,具体表现是肺失去宣降之功,发病缓慢,日久化热成病。肺热痰壅COPD患者大都是咳嗽、胸闷严重,咯痰黄稠、气喘息粗,因痰热互结而烦躁不安,大多数患者会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和小便短赤等,治疗时要注重为患者清热化痰、下气止咳,以改善患者日久化热痰结等症状,由于该症患者常合并表热的证候,治疗时也要注重清热解毒、消痰祛邪,促使患者的病情充分改善。

1.2痰浊水饮

痰浊壅肺证患者主要是因为痰浊滞留在肺部而形成肺气壅阻,患者表现为肺胀的情况,发病与患者脾脏、肾脏等脏器功能较弱密切相关,发病后患者常表现为胸膺满闷和短期喘息等,大多数的患者伴有咳嗽痰多、畏风易汗等症状。痰浊壅肺COPD患者肺胀明显,患者短气严重,喘息症状常在劳作后加重,脘痞纳少且倦怠乏力,治疗时要注重给患者化痰止喘、降气益气、健脾运肺,深度调节患者的体内各大脏器功能。

1.3外寒内饮

外寒内饮证患者主要是外感寒邪、内有水饮停聚造成肺脏宣降功能失常,肺脏为人的水之上原,主行水之功,但太阳病失治,是患者肺失宣降之功的关键。外寒内饮COPD患者体内水液不行的症状严重,逐渐形成饮邪,又因为外感寒邪,引起体内水寒相博,导致患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治疗时要注重温肺散寒、降逆涤痰,为患者祛痰、降逆,以促使其临床症状充分改善。

1.4肺脾气虚

COPD患者多表现为肺脾气虚证,患者均表现为脾气不足、肺气不足的情况,咳嗽、气短和痰多等症状明显,部分患者合并少气懒言和胸闷的情况,病情极易发展为久咳不止、神疲乏力等。肺脾气虚的COPD患者均具有脾失健运和肺失宣泄的情况,治疗时要注意为患者补脾益肺,改善脾脏与肺脏的功能。

1.5久病肺虚

肺气虚证COPD患者发病是因为肺气虚损、不足造成,多见患者咳喘无力和痰液清稀等情况,部分患者具有畏风自汗的证候,该证型的COPD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和哮喘、自汗等症状。肺气虚证会导致COPD患者的肺气不断被耗损,呼吸功能逐渐衰退,活动后极易出现喘息加重的情况,所以患者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肺气上逆而造成咳喘,治疗时要注重补益肺气,加强患者肺功能改善。

1.6肺肾两虚

肺肾两虚证主要是肺脏与肾脏虚弱,脏器功能降低,且这两个脏器会互相影响,容易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状况。肺肾两虚COPD患者常表现为短气息促和吸气不利等情况,患者自身免疫力持续降低,气道炎症刺激显著,容易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治疗时要注重为患者补肺益肾,改善患者精气亏乏的情况。

2COPD的中医论治

2.1中医内治法

(1)补益肺气。补益肺气对COPD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的肺脏宣发肃降功能改善,注重患者水道通调和咳喘、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用于COPD患者的补益肺气法较多,比如常用参芪补肺汤和六味补气胶囊等。前者源自《医学入门·卷八》,用药有人参、白术和黄芪、陈皮、熟地黄等,能起到气阴双补和化痰排脓等功效,一般用于肺痈日久不愈的患者,并能治疗气阴两虚的患者,据有关研究显示,该方治疗肺气虚证COPD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改善患者肺功能的作用。后者是一种益气养血的处方药,该药由当归和白芍、熟地黄等药物组成,能治疗气血两虚的患者,对神疲乏力的改善作用明显。上述用药方法能改善COPD患者肺气虚的情况,使其肺功能得到充分改善。

(2)益气健脾。益气健脾主要是脾肺兼治,基于培土生金法用药,常用的药方为益气健脾法、参苓白术散等。前者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而常用药为炒党参和炒白术、陈皮、灸甘草和苏梗等,能起到健脾养胃、燥湿和补益肺气等效果,可以减少COPD患者痰液生成,加强其呼吸肌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纠正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后者参苓白术散是补脾胃和益肺气常用药,能改善气短咳嗽和肢倦乏力等症状,具有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和血流变学指标调节的作用。上述用药方法对脾肺气虚COPD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减少患者病情发作次数与时间的特点,对患者肺功能改善与活动耐力增强作用明显

[3]

(3)化瘀祛痰。化瘀祛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基于宣肺化痰、活血祛瘀法,因为上述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痰瘀互结情况有关,注重给患者及时祛痰,减轻临床症状的同时,防止患者病情加重而造成痰蒙清窍的情况。常用的化瘀祛痰方较多,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主要是宣肺化痰、活血祛瘀法加减用药,可用汤方为桔梗、灸麻黄和五味子、法半夏和瓜蒌皮、当归、红花与桃仁、丹参及黄芪、灸甘草等,用药以灸麻黄辛散,并以其微苦降逆之性,消除患者的皮毛郁闭,疏通患者的肺气瘀塞,起到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止痛并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使患者的机体状况得到充分调节与改善。

3.2中医外治法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主要是运用穴位和经络传导的机理,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刺激,比如选择穴位肺俞、大椎、天突、膻中等,经过经络传导以激发和调节患者的体内气机,这种方法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不需要服药治疗,能避免口服用药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也能有效减轻或者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J]. 世界中医药,2020,15(23):3710-3718.

[2]余小红.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17-19.

[3]李官红,付娟娟,郑玉琼,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型与合并症的关系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05):56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