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探讨

谢江楠

身份证号码: 44090219820125****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公益性、生产性、系统性、协调性、多样性及垄断性的基本特征的特性。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相对普通工程建设管理难度更高。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第二部分分析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原则;第三部分探讨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以及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旨在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完善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中牵涉的单位及部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等,都非常的复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的参照,其规划建设必须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及效益最大化,才能充分的体现政府对车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水平的进步性。研究市政基础色素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对新时期政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投资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的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等等的工程。它们具有生产性、公益性、承载性、垄断性与多样性、超前性与同步性、系统性与协调性的特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既是一种生产服务,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服务。它的建设与投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相对于普通的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与城市的发展保持基本的一致性。无论是在资金投资,还是在规划与安排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该与城市发展能力相匹配,也要与其他设施在形成呢李能给的时间上保持一致。如居民住宅规划入住时间到来前,应配套做好水、电、气、热、道路及公共线路通畅。其建设管理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及多类型生产资料。

此外,还需要牵涉到多来源的投资资金。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管理还要面临新项目建设投资及城市规划与改造同期进行的问题。想要有序的组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管理,就必须找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的平衡点。

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管理

我国各地市城市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存在差异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作为政府主导的投资建设工程,各地投资管理形式及审批程序也各部相同。在建设管理形式上,各地要因地制宜的实施管理创新。包括审批流程创新、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所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与规划设计都要按照相关的流程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并对方案经过审核、论证及优化后选择最优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工程概预算的审批管理,来强化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降低投资风险。此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还要充分考虑投资工程与城市系统发展的协调性,以争取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符合市政建设发展要求的原则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政府发展城市的重要手段。在运营管理方面,必须要符合市政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城市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工程建设管理,其经营管理必须要满足城市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建设产出与收入之间寻找平衡点,来促进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必须考虑到城市长远发展的需求,才能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文化、环保、政治的综合化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的共同发展。

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基础创新

(一)发展现状及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差异较大。主要体现为经济发达地区掌握的生产资料较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相对完善,基础设施产品及服务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循环相对平衡。经济落后地区掌握的生产资料较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体系落后,基础设施产品及服务的投入与产出失衡严重。部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较大,产出较低的问题。一部分城市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引入的外来资本较少,存在市政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的情况。

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干预过度的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因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导致管理失效,反而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如频繁的拆修公共交通,水、气管网线整改等等(如下图1)。部分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或因责任机制缺失,导致监督管理失效,在发生问题时不利于及时找到问题及项目负责人。不仅增加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建设的成本,还影响设工程建设的质量。

60c084dc4737e_html_8da87a2bb82079ef.gif

图1 管网线整改图示

(二)建设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1.因地制宜的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中,施工监督对于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强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建议各地市因地制宜的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需求,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务必要将监督管理机制及管理体系明确化,并将监督管理体系与责任机制相关联,通过责任机制内化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的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关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监督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做好勘查工作,以便于为后期项目管理服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如下图2)。

60c084dc4737e_html_d4a2210e81e8c825.gif

图2 监督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做好勘查工作图示

2.完善代建项目建设管理体系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作为公益性产品或服务,对施工建设的要求极高。为了确保代建项目实现效益做打滑,必须完善代建项目建设管理体系,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公司提供详细的指导意见,以便于代建项目管理公司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要求及审核流程实施专项管理,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建设过程中与各部门、各单位沟通协调相关事宜奠定基础。

3.加强人才引进及人员技术培训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中涉及的投资管理要素较多,对管理工作要求极高,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对人员专业水平及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加强人才引进和原有人员技术培训。管理人才招聘及人员技术培训应全面关注法律、经济、商务等方面的知识,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和水平较高,且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管理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经营管理。它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工程热点的基础上,以提高运营管理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与多个部门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来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建设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需要从体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注入新能量,加强资源优化配置,推行设施共享,优化服务体系。如此,才能使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资源与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实现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楚清,高香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之我见[J].建筑与预算,2012(03):62-64.

[2]朱已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7):65-67.

[3]彭文英,杨燕英,徐丰.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06):8-12+66.

[4]赵文辉.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241-242.

[5]董彩华.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17(0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