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启动期道路绿化设计难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城市新区启动期道路绿化设计难点

胡慧 叶文昭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7


摘要:城市新区在建设初期往往存在污染重、维度低的问题,同时又对景观尤其是道路绿化提出较高的要求,严重影响道路绿化的设计工作。本文针对新城区启动期的发展特点和建设条件,从规划到设计到施工落地三个阶段探讨了克服困难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新区 启动期 道路绿化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个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大,在旧有城区的外围出现越来越多以一个或几个城市功能为主导、具有明确发展界限的集中城市化区域,即城市新区。

在城市新区的建设初期,首要任务是进行水资源、能源、交通、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开发准备充足的建设条件,首当其冲的就是道路建设,可谓新区发展的基石。而道路绿化是道路工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道路工程的生态效应与舒适度、美观度。但是,在新城建设初期,道路绿化面临着诸多难点与困境,严重制约了设计工作的开展。


1 城市新区启动期道路绿化设计的难点

1.1污染重

城市道路是人车流动最频繁、污染物排放量最大、消减污染能力最弱的区域。一个新区域的开发建设往往从大拆大建开始,道路上交通以重载车为主,运送最多的为砂石等建材、渣土等废弃物,产尘排污情况更甚于一般城市道路。

空气污染对于植物是致命打击——粉尘会遮蔽叶片并堵塞气孔,造成叶片缺氧且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及粉尘中的有毒颗粒,能直接杀死植物细胞;粉尘中携带的有毒微生物积累在植物表面,会滋生病菌,引发植物病害。

因此,城市新区的道路上,植被往往处于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中。

1.2维度低

在开发初期,道路交通、能源涵管、重要建筑等是建设重点,园林绿化处于从属地位,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缺乏成熟的配套条件,养护人员无法进行精细工作,甚至做不到每天到现场进行维护。

另一方面,道路建成后往往是重载车飞驰、日夜不休,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为道路绿带的养护工作增加了莫大的难度。

1.3要求高

招商引资是一个新区产业起步的重要抓手,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营商环境、基础建设、生态环境是招商引资的三大关键性因素。而道路景观作为建设初期最早的一抹绿色,站到了生态景观的第一线,在基本的生态效应之上,还是重要的门户形象,承担着非比寻常的“窗口”作用。

因此,新区启动建设的时候往往对道路景观提出较高的标准要求,特别是主干道,往往作为“迎宾大道”来重点打造。


2 城市新区启动期道路绿化的设计方法

针对新城区的发展特点和建设条件,可以从加强规划设计到落地实施全过程的协同性入手,客服现实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

2.1宏观规划阶段

城市新区往往具有较大的开发规模,大部分都是在政府有组织的干预和推动下发展。在前期规划阶段可充分利用土地供应充裕、规划先行的优势,在道路沿线配备尽可能多的绿地,如区域绿地率达到40%以上,将形成有效的滞尘减噪绿地系统。

首先,在道路红线内科学设计断面形式,绿地率必须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新区主干道宜设置不小于3米的中央分隔绿带。

其次,在道路红线外须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地,根据殷杉等[1]研究,绿带宽度10米及以上才具有较高的TSP净化效益,因此建议快速路路侧绿地宽度宜在百米及以上,主干道路侧绿地宽度15米及以上,次干道路侧绿地宽度10米及以上。提倡与城市干渠、绿道等建设项目综合考虑,积极打造复合型的城市带状游园。

最后,在主要交叉口设置公园绿地,建议每块绿地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根据区位的重要性及周边地块属性,合理划分绿地属性及等级,如市级公园、路旁游园、口袋公园等。

综上所述,通过线性的道路绿地与沿线块状绿地在结构、功能和特性等方面有机结合,构成紧密联系的网络化绿地系统,有效发挥绿地对于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美化功能。

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结合城市功能分区进行组团式开发,各基建项目错峰工作,协同作战,尽量减少互相之间的不利干扰。

2.2微观设计阶段

落实到具体项目,设计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确保道路绿带的建设顺利实施。

2.2.1 以目标为引领

市政道路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要素,其次是快捷性、舒适性,最后是生态性、美观性。

道路绿化在道路交叉口等关键性交通节点,必须满足相关规范的安全视距要求,确保离地0.6米~3米范围内无树冠遮挡驾驶员及行人视线。南方地区考虑到过街行人夏季的遮阴需求,可以考虑采用主干通直、枝下高在3米及以上的大型乔木与低矮灌木相搭配。

在无安全视距要求的普通路段,宜加大绿量,采用紧密型或半通透型群落结构对抗粉尘危害。根据罗曼[2]基于武汉市青山区的统计研究,不同群落结构绿地对大气污染物的消减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草坪。因此建议多使用乔灌草结合的组合形式,加强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效益。

在景观要求较高的迎宾路上,可根据行车时速划分不同长度的绿化单元间隔种植。每个单元采用不同的骨干树种组成季相分明的复层植物群落,形成绿量充沛、富有节奏和变化的特色型道路景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设计之初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收集周边居民及入驻企业等多方面的需求,与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充分沟通之后,提炼出本地历史、企业文化等用于道路绿化的特型设计,加强景观的可识别性,凸显新区特色。

2.2.2 以问题为导向

针对新区道路绿带所面临的艰难生境,严格秉承“适地适树、适时适树”的原则,降低苗木存活的风险。

首先,应在乡土性树种中甄选耐性高、维度小的品种,建议对该地区现有品种进行全面调查与综合判断。如在武汉南部新城——青菱片区,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道路绿化中植物的适应性就有较大区别,详见下表。

武汉市青菱产业新区植物适应性红黑榜

类别

红 榜

黑 榜

乔木

栾树、香樟、合欢

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银杏

灌木

柏属、夹竹桃、木芙蓉、紫薇、木槿、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火棘、八角金盘、丝兰

桂花、红叶李、红枫、红檵木、南天竹

草本

美女樱、黄金菊、麦冬

鸢尾、花叶络石

其次,根据新区的发展时序考虑近远期结合,将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建立一个自我更替、可持续发展的群落体系。在建设初期建议多选用抗性强、纳污强的速生树种,甚至可采用临时绿化来达到快速成景、成林的目标;科学搭配,适时补植、换植慢生品种,逐渐过渡到永久绿化。

2.2.3 以科学破难题

新区的道路绿化面临诸多难题,可尝试用各种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来破解,比如在日常养护方面采用自动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

浇灌系统可采用全自动的灌溉管网,针对不同的植株和立体条件,选用不同的灌溉模式——行道树树穴中宜采用漫灌或滴灌,保证乔木的供水充足;分车绿带中宜采用喷灌,在浇洒水分的同时对叶片进行冲洗,减低粉尘及其他污染带来的危害。

追肥、施药等可与绿化浇洒相结合,利用灌溉管网同时输送,既达到施肥、施药均匀的技术要求,又节省资金投入。

引入最新的5G智慧园林监测系统,在绿化带中埋设芯片实时传输监测数据,结合天气预报等信息,通过云计算给出最佳的浇水、追肥、施药等方案,达到智能给水、给肥、给药的目标。

2.3实际操作阶段

优秀的设计必须要有良好的施工配合,方能落地,实现最初的规划愿景。

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步必须重视土壤改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步需重视苗木质量,选择健康、粗壮、生长势旺盛的苗木;第三步在起苗、运输、栽植、保活养护等一系列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规范、规程,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尤其是在存活的第一年建议提高养护等级至一级水平,达到快速成景的效果,满足新区早期发展中迎检、招商等多重需求;保存养护期间,亦需精心管理,绿化浇洒的频次要略多于一般道路的养护要求,才能保证形成长效景观。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细施工三个阶段的共同努力,可以形成一套与新区发展初期相匹配的技术路线,不仅保证绿化植物在恶劣生境中的较高存活率,同时实现新区道路绿带“速成景、展形象、护生态”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殷杉、蔡静萍、陈丽萍等,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效益[J].生态学报,2007,27(11):4590-4595.

[2]罗曼,不同植物结构绿地对大气污染物的消减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3]陈颖佳、刘中兵,城市道路大气中粉尘浓度的视空变异及滞尘植物配置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8,57(4):51-59.

[4]余曼、汪正祥、雷耕等,武汉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9.3(7):1333-1339.

[5]杨琴军、苏洪明、夏欣等,基于植物多样性的武汉市道路绿化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4):98-102.

[6]刘佳妮,园林植物降噪功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7]牟浩,城市道路绿带宽度对空气污染物的削减效率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8]吕勇,城市道路动态景观设计.工程设计,2019,1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