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3

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罗超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摘要:论述了铝合金模板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铝模板设计配板细节,讲述了铝合金模板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要点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与国花路交界处西南侧,菩提路的北西侧,西南紧邻嘉福花园,北东面紧挨国花路,场地离深圳河约400~500m,离深圳湾3.5km,工程由1栋塔楼及3层裙楼组成,占地面积约7602.91m2,总建筑面积77634.53㎡。

铝膜应用范围:塔楼6层墙柱7层梁板至67层墙柱屋面层梁板,但由于避难层结构变换因此避难层及避难层上下一层不使用铝模或则采用铝模及木模结合使用。

2铝合金模板的优点和特点

①重量轻、刚度高;②各类规格型号齐全、精度高;③拼装、分拆简单易学;④循环使用次数多、均摊成本低;⑤应用范围广、承载能力强;⑥施工效果质量好、免批荡;⑦施工效率高、建筑周期短;⑧回收率高、残值大;⑨施工更安全、不产生建筑垃圾。

3铝模板设计配板方案

3.1支撑体系设计

本工程地上6层以上结构层高为3250mm,根据结构设计特点及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梁、板使用梁板支撑杆,采用早拆可调节钢支撑作为梁、板内支撑,内钢管型号为Φ48×2.5mm,外钢管型号为Φ60×2.2mm,在杆件中部可进行杆件高度调整,以便保证模板支撑高度调整。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拟在在同条件砼试块达到拆模条件要求时,先拆除梁、板底模板,保留梁、板与立杆相连接部分的铝梁,作为梁、板支撑。

3.2梁模板设计

本工程梁底支撑铝梁100mm宽,支撑布置在梁底侧,铝板材4mm厚。楼面模板标准尺寸400×1100mm,局部按实际结构尺寸配置。铝板材4mm厚。板底设置单支撑100×200mm宽铝梁,支撑间距1200mm布置,以保证立杆整体受力。

本工程层高为3.25m,剪力墙竖向设置5排背愣对拉螺杆间距小于等于800mm,墙体采用两边对拉且上下呈三角形的支撑系统。铝合金墙模主要采用400×2950mm,局部采用小型模板进行拼装。楼面顶铝合金模板上设支撑钢管固定支撑钢撑与底板成90度角,间距板底1.2m。

门垛门过梁采用一次现浇,减少后期制作的费用,并且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由于铝模浇筑的墙体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所以不需抹灰,需在混凝土与砌体交接处进行处理。设计采用预埋10×100 mm垫块,使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墙端形成与砌体墙抹灰相接的接口。

4 铝模板的安装

4.1 模板安装、拆除施工顺序

剪力墙模板安装顺序见图1,剪力墙支模模板拆除顺序见图2,柱子模板安装顺序见图3,柱子模板拆除顺序见图4,水平模板安装顺序见图5。

画布 113

图1 剪力墙模板安装程序

画布 186


图2剪力墙支模模板拆除程序

60c029e3475a0_html_cceb4941cc0e7e3a.png

图3 柱子模板安装程序

画布 100

图4 柱子模板拆除程序

画布 151

图5水平模板安装程序

4.2 验线

校核施工方专业放线人员所放的轴线和墙线是否正确。目测墙身钢筋是否在墙内,并留有相应的保护层。使用水平仪测量本层标高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果超过范围,需要做相应的找平处理。墙身垂直参照线及墙角定位根据校核后的墙线将对应控制线投测在墙线外300mm作为墙身垂直定位参照线。在墙身两侧以及转角住用Ф12钢筋定位,在墙长较大的部位中间每隔900布置一相同定位钢筋。

4.3 安装墙柱模板方法

墙板安装前做好表面清理干净,涂抹适量的脱模剂。依据墙定位控制线,从端部封板开始,两边同时逐件安装墙板。按照模板图纸所示安装可调节斜杆,采用上拉下顶方式。楼面上预埋U型钢筋,下撑顶在第一道背楞上,上拉位置在模板加劲肋上。安装过程中遇到墙拉杆位置,需要将胶管及杯头套住拉杆,两头穿过对应的模板孔位。墙板安装完毕后,需用临时支撑固定,在安装两边背楞加固,打好插销及销片,保证墙身厚度及平整度。在墙模顶部转角处,固定线锤自由落下,线锤尖部对齐楼面垂直度控制线。如有偏差,通过调节斜撑,直到线锤尖部和参考控制线重合为止(墙身垂直)。

剪力墙从下至上设计五道背楞,背楞的大小是由两条尺寸为60×40×3.0mm钢方通做成。剪力墙所用的对拉螺杆为¢18的粗牙螺杆,水平方向的间距为小于或等于900mm。所有楼面及梁的立杆支撑中对中间距不能超过1200mm。

4.4 安装梁及顶板模板

在柱子侧面弹出轴线和水平标高线,两通排柱子上架设水平、垂直面通线。从柱子侧面起按≤1.2m间隔架设支撑点(在梁晚拆头下安装),支撑用单支顶根据承重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安装梁底模板,并通过基准线作好直线、水平标高调整。安装两侧模板,侧模板与底模板用连接角模及锁销锁紧连接。当梁侧高度大于600时,须加装穿墙螺钉组件来加固。

安装后模板的锁紧效果、水平标高、直线度作最后调整、检验;并做好模板固定后对模板安装质量验收。梁体模板安装后马上作楼面模板安装,在对面梁放好水平标高通线。从梁侧面起每按1.2米间隔架设支撑梁(早拆系统),支撑用单支顶根据承重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

安装楼板龙骨,楼面龙骨安装完毕后,两端各用一块模板固定,按顺序先从一端起铺设楼面模板,最后安装嵌补模板。校对本单位楼面板对角线,并通过水平标高线进行水平调整后涂上脱模剂。安装后模板的锁紧效果、水平标高作最后调整、检查后进行模板安装质量验收。

4.5浇混凝土期间铝模板工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混凝土期间至少要有两名操作工人待命于正在浇注的墙两边检查销子、楔子及对拉螺丝的连接情况。销子、楔子或对拉螺丝滑落会导致模板的移位和模板的损坏,受到这些影响的区域需要在拆除模板后修补。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守模工人需用高压水枪冲洗模板背面的渗浆(混凝土初凝后,每个房间逐个清洗)。

4.6 浇筑混凝土期间维护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表1 拆模规范验收表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 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注: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浇筑施工时需增加三组同条养护立方体试块,拆除底模前需先进行此试块试压检测,或者现场进行回弹仪检测,强度满足上表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拆除。

5 模板拆除

在铝模早拆体系中,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即可拆除顶模,只留下单支顶。单支顶的拆除根据留置的拆模试块来确定拆除时间。铝合金模板立杆间距为1.2m,与立杆支撑体系连接部分的梁板底模可先拆除,保留立杆支撑体系,以使梁板跨度小于2m。结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及当地气候条件和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所能达到的强度,铝合金模板具体拆除时间如下:

①一天后拆除梁侧模、墙模和柱模(非承重);②根据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达到要求(根据当地区天气预计约48h)后拆除板底模(支撑间距1.2m,支撑不拆)。③根据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达到要求(根据当地区天气预计约十天)后拆除板底支撑(非承重)。④根据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达到要求(根据当地区天气预计约48h)后拆除梁底模(支撑间距1.2m,支撑不拆)。⑤根据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达到要求(根据当地区天气预计约十四天)后拆除梁底支撑。⑥根据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达到要求(根据当地区天气预计约28天)后拆除悬臂底支撑。

6质量技术措施

铝模第一次安装前,应对加工和购进的构配件及材料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检查验收内容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构配件结构尺寸,焊缝检查以及支撑构件,配合件的各项功能的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模板脱模、移动、组装、校正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精心操作,不得出现碰磕、摩擦、拉(顶)裂出模的墙体砼,造成碰缺、摩痕、裂缝等缺陷。两个构件连接,最少不能少于两个插销,且插销间距不能超过300mm。

在建筑物每层楼面,根据该层的水平标高,用水准仪对铝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抄平,并做好抄平记录。对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表8.3.2.1,对铝模板安装位置混凝土超出楼层结构标高部分应予剔凿处理,对低凹部分应用水泥砂浆补平,确保铝模板安装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以防严重漏浆,标高偏差,结构变形等质量事故。

外墙体垂直度控制:为了准确、方便调整墙体垂直度,在墙体模板一侧安装斜支撑,在一侧安装2支以上斜支撑,斜支撑间距不大于2000mm,墙柱根部加装压角木条,防止调整柱位移动,并且可防止墙柱根部漏浆。如图6。

60c029e3475a0_html_5ea16ab2e75d13aa.gif 图6墙体垂直度控制

在墙柱铝模板的下端,在进行整体调平后,如果局部位置产生的缝隙,在浇筑混泥土的隔天用水泥砂浆堵缝。在墙柱面、梁板面铝模板接缝处如有局部缝隙,可采用密封条或5㎜厚泡沫塑料夹在接缝处进行堵缝。以防浇筑混泥土期间出现漏浆严重的状况。

7 结语

铝合金模板体系的优越性只有在适用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工程应用时有着明显的差异。合理的应用铝合金模板技术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工期得到保障;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得到了有效管控;绿色施工得到了有效体现。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得到了监理和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工程创优提供了必要保障,是建筑施工的发展大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传为,吴缤璇,李慧萍.浅述54型铝合金建筑模板的经济、技术特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9(4):44-45.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