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分析

刘涛

德州华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100

摘要:如今,我国已进入总体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城市规划体系设计既具有现代城市的系统性特征,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规划体系与城市建设中的运用,研发出了新型的智慧城市。伴随物联网建设范围的扩大与持续应用,未来城市群与城市体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智慧城市而言,需要城市规划体系为其提供高水平的“工业设计”方案,也需要配套的配置相应的发展基础设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体系;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引言

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处于起步发展时期,在构建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其存在较为繁杂的安全隐患,需要更为高效且合理化的解决这类突出性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缓解城市发展的压力,提高总体城市的竞争实力,让城市居民都可以得到更强的幸福感,调动城市的发展生命力。

1智慧城市内涵解析

与传统的城市类型相比,“智慧”属性区分了传统城市与智慧城市类型,体现了智慧城市的“系统性”“智能性”“联动性”。智慧城市将与城市关联的所有资源转换为精准而明确的数据,利用数据之间的数学计算形大,将所有资源关联起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联动性,将所有数据统计到云计算管理中心,然后,借助云计算的智能性,将所有分析与预测结果分发到智慧城市的管理平台,为其管理城市的经济、交通、行政、生态等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类型在宏观层面的地理空间分布,可以以独立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关联,推进城市之间的实时互动,为其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建设“赋能”。因此,智慧城市在根本上能够将城市综合发展、行政管理、公共建设、数据化运营等统一到一个管理中心,真正促进“万物互联”的“智慧中国”之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智慧城市在城市经济转型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比较强,要以信息和知识为基准,利用网络的方式改革并创新传统的行业,让我国社会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覆盖社会的文化经济形态。智慧城市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新颖性,智慧城市会更加的安全和舒适。站在城市发展的立场上分析,智慧城市人文化理念会更加的突出,会将土地当做主要的载体,共同创建城市建设的框架以及发展的体系。智慧城市和智能数字城市进行比较,智慧城市会更加注重城市的经济效益及综合发展状态,不会将其目光局限在信息技术方面,会注重环境社会人力资源等应用现状,而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良好化发展,借助数字技术,供给智慧化发展物质方面的保障。智慧城市的构建可以起到规划管理城市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调配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智慧城市治理利用人力及通信设备等层面的投资费用,科学化的进行监管,创新优化城市治理的方式以及观念,综合各类城市资源要素,实现城市管理规划发展的目的。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都需要依托信息技术,要发挥出城镇聚集以及扩散等的功能,保障人们居住的生活状态。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智慧城市之中,并将信息产业当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现代化手段,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3城市规划体系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互作用

在现代城市规划体系方面,它吸收了“工业设计”思维,转变了传统时期的设计思路,运用思路改变对接到了全球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之路,能够通过城市规划体系科学地指导智慧城市建设。从具体的指导层面看,主要集中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为其提供硬件设施资源配置与软件平台管理基础。比如,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数据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发展出了基于“智慧管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设计方案;“生态文明”理念的应用,延伸出了专业性更强、战略性更为明显的城市生态规划体系设计方案;这种局部“小体系规划”与整体“大体系规划”使现代城市规划体系能够真正将“体系化规划”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个体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中。因此,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具体指导中,能够让智慧城市与整体的城市文明关联起来,既为城市文明增添“智慧”,又借助城市文明发展出具备智慧属性的新型城市,以及宏观管理层面全面联动的“智慧型”城市文明,将我国的城市文明载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衍生出具备绿色、低碳、环保、高效,既可以定量分析,又能够为其赋予智慧管理特性的智慧城市系统,促进我国城市编制与管理,为与城市文明相关的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源动力。

4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或手段

在这类研究中,学者们在给出的智慧城市定义或内涵中包含了创新,将创新作为实现智慧城市目标的手段或者认为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并未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论证或阐述。主要观点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城市创新和民主决策[4];智慧城市是学习和创新的聚集区;智慧城市是通过投资创新和高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难题的一种城市治理模式;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竞争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城市创新力、包容性和市民生活质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还有不少学者在给出的智慧城市定义中都提到了创新并认为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手段或效果,但这些观点中的大部分并未被证实。

5可信任的创新技术支撑

和传统信息化建设项目不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城市复杂系统不是最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而是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新基建的完善。在建设过程中,除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的利用与创新之外,也应重视其他创新技术支撑。比如在新城区建设、城市重塑中,可考虑数字孪生平台的创新模式,构建立体化的虚拟城市。这可以与实体城市互相映射,为数字化治理提供高效协同的可视化城市管理模式,支持智慧城市快速、精准、高效地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再比如,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存储、不可篡改、多方维护等特点,可有效支持智能合约,有助于建立更具诚信的智慧社区和城市。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记录、创造和分享多个维度的丰富信息。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现代化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工作趋于完整的前提条件下,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城市规划体系作为“智慧大脑”,通过城市规划体系为其提供硬件设施,匹配软件应用平台;进而在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各项需求后,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属性。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时期,一方面,需要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中,为其数据库建设提供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形成持续性的数据采集与上传路径;另一方面,借助城市规划体系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联互动,发挥智慧城市的各项功能,反向为城市规划体系提供进一步优化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晓娟,姜雯.面向公共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8):188-189.

[2]邹贤映.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J].居舍,2019(05):162.

[3]陈云峰.政策需求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J].智富时代,2019(02):50.

[4]李露.基于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3):27-28.

[5]顾一弘,徐进,王永利.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J].上海信息化,2018(1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