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

刘颖超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中心学校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乡 66330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开展高效良好的作文教学,能有效锻炼并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诸多困境,严重影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成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实践,采取有效对策解决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本文浅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探究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以期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日益重视作文教学,致力于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灵活巧妙地运用,开展表达交流,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实现对事物的创造性表述,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考察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并积极探究解决作文教学困境的有效对策,据此开展高效良好的作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良好培养。

  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

  1. 学生缺乏浓厚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境是学生缺乏浓厚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多数学生并非发自内心地愿意写作,而是在作文教学要求和考试要求下被动写作,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内在动机和驱动力。学生缺乏写作动机,即不愿意自觉主动地对作文素材进行搜集,进而导致无从下笔。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动机,即丧失了自由表达的写作欲望。同时,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多数学生在日常写作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书写、标点、分段、修改等规范要求。多数学生未能养成对周围事物进行留心观察的习惯和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的习惯。

  1. 学生作文缺乏情感个性

作文以情感为灵魂,而作文的真情实感有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多数学生缺乏对周围事物进行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缺乏丰富的见闻阅历,未能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感受,且缺乏对写作素材的丰富积累。学生的作文视野狭隘,其作文缺乏情感个性,陷入僵化呆板的写作模式。学生作文与其日常生活严重脱离,对于作文题目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适用的写作素材,仅凭变相抄袭或者凭空捏造,自然难以在作文中体现情感个性。

  1. 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枯燥单一

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沿用相对枯燥和单一的作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僵化呆板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先引导学生对写作要求进行明确,再指导学生选材,再组织学生开展作文练习,最后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在上述模式中,主要突出教师讲解,虽然具有较为清晰的作文教学指导思路,但是呈现出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作文兴趣低落。对于作文题目,学生不愿意进行书面表达,且难以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同时,学生未能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有用的写作素材,且未能拓宽自身的写作思路,只好变相抄袭或者凭空捏造。

  1. 沿袭陈旧固化的作文评价标准

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多数教师沿袭陈旧固化的作文评价标准,一是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跑题,是否存在文不对题的现象;二是看学生的作文结构是否有清晰的条理,是否有新颖的开头结尾;三是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四是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词汇丰富,有无生动具体的描写,有无清晰流畅的表达。上述作文评价标准,虽然较为清晰,但极易扼杀学生的作文创造性,并打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积极性。部分教师沿袭上述评价标准,过度强调作文的形式性,而忽略了作文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为学生作文造成了束缚和桎梏,极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和畏难心理。

  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引导学生养成规范良好的写作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摒弃陈旧的作文教学理念,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并结合作文教学反馈,优化改进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侧重点契合学生兴奋点,鼓励学生对真情实感和个人志趣进行表达。教师要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和写作空间。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日常多练笔,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练笔进行修改,引导学生在练笔实践中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写作技巧。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勇敢地表达个性。在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作文习惯。要鼓励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演成写日记、勤记录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打腹稿、列提纲,并督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工整书写,并对各项标点符号进行正确使用。

  1. 引导学生作文体现情感个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体现情感个性。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和生活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状态。教师可对作文教学情境进行良好创设,并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为作文开拓源头活水。教师要鼓励学生作文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拓展。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好奇的目光,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思索,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化的感悟,从而在作文中言之有物

[2]。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写作沟通和交流,强调作文实践,在作文实践中,对写作本质进行准确把握,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现自我表达。教师要鼓励倡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情感个性,并彰显创新精神。

3、优化改进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优化改进作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注重对作文教学资源进行创新开发,对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刺激,拓宽学生的作文视野和思维空间[3]。例如,笔者鼓励学生对探险故事进行编写。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将探险故事编写得更精彩。学生进过讨论,得出如下结果:应该合理安排曲折的故事情节;应该对环境进行生动逼真地描写;应该形成细腻的心理描写。在此基础上,学生查阅互联网和图书资料,形成了丰富的写作资源。

  1. 优化改进作文评价方法

教师要注重对作为评价方法进行优化改进,重视对学生作文蕴含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作文中体现的创意表达[4]。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准备作文素材的具体过程进行评价,有效鼓励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引导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正确方法,据此促进学生的作文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浓厚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作文缺乏情感个性、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枯燥单一、沿袭陈旧固化的作文评价标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引导学生作文体现情感个性、优化改进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改进作文评价方法等对策加强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永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21(03):101-102.

[2]张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智慧,2020(21):106+108.

[3]韩有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1):54.

[4]王小娟.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85.

姓名:刘颖超1972年6月,女,汉族,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乡,中小学高级教师,大学专科
单位: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省市及邮编: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乡6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