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院前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院前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魏玉君 陈优丽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院前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40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方式,将40名观察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教学(对照组,n=20),一组实施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观察组,n=20),展开为期一年(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培训,培训结束比较两组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急诊科实习护生考核急诊理论知识得分、急诊操作水平得分及综合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急诊科实习护生,(P<0.05)。结论: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院前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方案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法;院前急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院前急救护理教学是护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教学过程专业要求较高、临床实践性较强,传统的临床培训急救教学主要采用“教学-练习-考核”的方式,教学过程较为死板,不利于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也影响了学生们对临床知识中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熟练程度[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将40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为观察对象,围绕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以40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方式,将40名观察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教学(对照组,n=20),一组实施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观察组,n=20),展开为期一年(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培训,两组急诊科实习护生的年龄、性别等基础性临床数据能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基本资料如下。

性别:观察组中有男生8名,女性12名,对照组中男生5名,女性15名。

年龄:观察组年龄范围及平均年龄分别为19-22岁、(20.14±0.85)岁,对照组年龄范围及平均年龄分别为19-23岁、(20.32±0.79)岁。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为按照课本教学内容在课前制定课堂教学计划,课前引导学生全面熟悉掌握医院环境,向学生介绍医院医疗设施及药品摆放情况,指导学生学习急救相关医疗制度和诊疗规范,按照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常见急救常见疾病的基础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

观察组:①入科培训。当急诊科实习护生来院培训第一天开始,由带教组长向各急诊科实习护生介绍医院内整体规划布局进行介绍,对各区域功能及设置进行分析与讲解,使急诊科实习护生能够了解医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状态。②基本操作训练。指导急诊科实习护生观察急救过程,使培训人员对急诊场景有初步地认识,将每周周三定义为师范带教日,在带教日上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前将相关操作用品备好,模拟急救情景,由培训人员分别扮演医生、培训人员、患者与家属,由带教老师进行示范,然后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演练,演练内容包括急诊中的接诊、分诊、急救护理、护送工作。③总结讨论。每日情景模拟教学结束后开展讨论会,询问培训生临床急诊的流程,巩固培训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提问,由培训生对教育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情景模拟教学中自身的不足,使急诊科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与心理素质均得到全面提升,使实习效果达到最佳。

1.3观察指标

培训结束后,由教学老师统一组织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教学学习效果进行考核[2]。考核总分设定为100分,考核项目包括急诊理论知识、急诊操作水平以及综合测试,总分分别为30分、30分与40分。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借助信息软件SPSS20.00,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诊科实习护生期末考核得分

观察组急诊科实习护生考核急诊理论知识得分、急诊操作水平得分及综合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急诊科实习护生,(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急诊科实习护生考核得分对比

组别

急诊理论知识得分

急诊操作水平得分

综合测试得分

观察组(n=20)

28.66±3.77

27.66±3.99

35.49±3.79

对照组(n=20)

21.44±4.35

23.50±4.58

27.70±5.43

T值

8.4138

4.5941

7.8915

p值

0.0000

0.0000

0.000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内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对于急诊患者尤其是创伤患者而言,急诊的质量与其恢复质量关系密切。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如何根据急诊患者的病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即根据急诊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围绕急诊科实习护生的培训教学展开探讨,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法,优质的思维导图联合现场演练培训模式教学首先以思维导图入手,向护理人员讲解在面对创伤急诊患者,应以想法、观念入手,迅速调取视觉图像,将急救患者内容融入实际问题中,再在临床中开始执行护理操作内容,目的在于提高急诊的效率,为患者的康复争取时间[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科实习护生考核急诊理论知识得分、急诊操作水平得分及综合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急诊科实习护生,(P<0.05)。说明了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模式对急诊科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提高效果[5]

综上,急救情境模拟演练教学能够在院前急救护理教学中提高急诊科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燕,刘铮,刘鸿, 等.TBL结合情境模拟法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11):863-865.

[2]曾洁.护患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急救基本技术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38-4440.

[3]尹静,唐亚芳.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155-157.

[4]罗富礽,张丽凤,张安东, 等.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8):190-191,198.

[5]李丹.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283-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