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病房后的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分析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病房后的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艾敏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病房后的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50例血液病入住层流病房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反应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干预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病入住层流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病房;常见心理反应;护理对策

血症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如恐惧、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另外,目前血液系统疾病的基本治疗主要是化疗,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所以护士必须掌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要而实施的。分层病房是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的病房环境,能有效降低病人的感染率。因为层流病房属于特殊病房,病人入院后往往是半隔离或完全隔离。病人对外界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减少,加上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往往容易诱发或加重病人的心理异常[1]。本研究探析了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病房后的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50例血液病入住层流病房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25。其中心理干预组年龄21-74岁,平均(45.21±2.78)岁,男11:女14。对照组年龄24-71岁,平均(45.21±2.91)岁,男12:女13。两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1)治疗前心理护理: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评估、分析和控制病人心理的积极与消极状态,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介绍同类治疗成功病人。现住层流病房的病人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感受,让未接受治疗的病人正确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消除心理障碍,增强治疗信心。(2)治疗中心理护理。进入层流式病房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层流式空气病房。当病人感觉到病房内有喧闹,难以平静时,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介绍层流病房的特点及管理系统,让病人明白协同治疗的重要性。调整室内温度,引入阅读、听音乐等分心处理,使病人尽快适应层流式空气病房环境。鼓励病人树立坚定的信念,让他们明白治疗的意义,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护理;(3)社会支持。由于层流病房是封闭式病房,病人和家属只能通过电视、对讲机等方式进行联系,床边无法陪护。为此,护士应加强对病房的巡视,积极与病人沟通,倾听病人的声音,解答病人的疑问,提供帮助。对病人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让病人全面了解疾病,消除焦虑。我们鼓励家庭成员通过录像和内部通讯联系病人,以缓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提高治疗依从性。(4)环境关怀:为病人建立一个恒温恒湿,安静整洁,温度22-24℃,湿度50-60%的层流病房。为方便与病人家属沟通,病房应配备电视和对讲机。与此同时,病室装修可采用浅蓝或浅绿窗帘,使病人心情愉快,改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反应评分(20-50分,越低越好)、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满意度x2统计,计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不良心理反应评分

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反应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心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护理之前对照组SAS和SDS分别对应的是68.11±2.44分和68.25±2.45分,护理之后对应47.25±2.56分和45.23±2.12分。护理之前心理干预组SAS和SDS分别对应的是68.34±2.01分和68.34±2.12分,护理之后对应33.21±2.24分和35.12±2.12分。

2.2护理满意度

心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心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6.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2.00%。

3讨论

血病入层流病房病人病情较重,病痛、呼吸困难等病症会给病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与此同时,病人与家庭隔离,心理状态相对脆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比如焦虑不安、紧张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率[2]。这说明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效护理的同时,必须实施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而且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促进病人康复[3]。过去的治疗多以先进设备和技术为重点,严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和病人的心理感受,忽视了许多细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层流病房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层流病房环境较冷,会使病人产生许多陌生感和恐惧感,心理及生理因素也会对病人的康复产生消极影响。护士应与病人密切接触,态度和蔼、诚恳、热情、主动,及时了解病人心理变化,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对病人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减少,积极参与治疗,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4-5]

因此,血液病病人入住层流病房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病人不良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秋环. 恶性血液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20.

[2]方林林. 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的临床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20.

[3]江晓蕾,邹天韵.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09):1983-1988.

[4]张灵.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病房后的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0):238+241.

[5]江巧琳,唐晶,刘梅.认知心理干预在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22(02):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