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房颤采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1

持续性房颤采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黄法慎

宜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44100

什么是房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丧失。同时也导致心室律的不整齐,易导致心衰、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的发生。房颤有哪些分类以及持续性房颤是什么?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持续7天以上,没有自行终止的房颤,往往需要进行药物复律、电复律等。持续性房颤可引起心脏功能下降、心肌收缩力下降,造成心衰、心律不齐、血栓等不良后果。血栓脱落后还可能造成脑栓塞、心肌梗塞等疾病。所以临床建议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及时就医,尽早治疗。目前,通过先导管治疗持续性房颤最为常见,那么采用该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持续性持续性房颤的病因、易发人群、治疗方案等。

  1. 持续性房颤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持续性房颤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心肺疾病,也包含内分泌系统疾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饮酒、劳累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持续性房颤,而且随诊年龄的越来越大,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老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钠潴留也很容易诱发持续性房颤发作。主要病因常见的原因有饮酒、外科手术、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低钾等。与房颤相关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常见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引起持续性房颤。

  1. 易发人群以及因素有哪些?

根据已有案例研究观察发现,老年人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好发持续性房颤,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二尖瓣出现病变。患有一下病例的患者,出现持续性房颤的几率也是较大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贫血、某些肺部疾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脏手术或其他开胸手术。该病的诱发因素有喝咖啡、浓茶可以导致心跳加快,有一定诱发几率;焦虑、抑郁、熬夜、休息不好、吸烟、肥胖也会增加持续性房颤发生的几率;在有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房颤的发生。

  1. 持续房颤具有什么症状?

房颤在心室率不快时可无任何症状,在心室率快时,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症状,如头部可出现供血不全的症状,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病时症状可轻可重,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房颤在心率快时可引起脑供血不全,可出现眼睛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等,诱发心肌缺血时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房颤导致心衰,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明显,严重时在平卧、坐位时也会出现喘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心房壁有血栓形成并脱落时,则会出现血栓栓子栓塞器官等相应的症状。

  1. 如何治疗持续性持续性持续性房颤呢?

持续性房颤的治疗宗旨是缓解症状,预防脑卒中和心衰。心跳过快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心率。心跳不规律的患者,可通过药物纠正心律。如果发生脑卒中风险较高,还需要服用抗凝药防血栓。药物效果不佳,还可通过电复律、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的方法终止房颤。

  1. 导管消融治疗时如何影响持续性房颤的?

先导管消融治疗也称射频消融或肺静脉消融,是—种微创的介入手术。医生在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细管插入到达心脏。当细软管到达引起心律失常的部位时,会发射射频能量(射频消融)或者通过球囊冷冻(冷冻消融)破坏“病灶”。经上述治疗后,通常可以使心律恢复正常。

  1. 先导管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效果以及趋势

导管消融能够有效转复部分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对持续性房颤的治疗优势得到突显。持续性房颤,其心功能转归与心律的状况关系十分密切,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无疑是该类患者治疗的理想目标。由于诸多的不利因素,当今导管消融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功效日益被肯定和认可。

消融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和中风,但与非心衰患者房颤消融风险相当。持续性房颤患者治疗的理想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此类患者临床获益的有限性和可能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心脏毒性作用,其实际应用价值有限。房室结消融+双室起搏治疗,由于具有栓塞风险及终身依赖起搏器等,其与导管消融治疗相比也不具有优越性。虽然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目前仍在尝试阶段,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还存在不少的争议,但导管消融根治房颤对心衰的益处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实,导管消融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功效日益被肯定和认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导管消融恢复患者的窦性心律将可能成为持续性房颤治疗的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