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

叶春秀

广东省深圳大学总医院 518108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80例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化护理;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以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甚至危及生命的肺栓塞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溶栓治疗已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不良后果是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病例可能导致死亡,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经导管溶栓在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本研究探析了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实验组年龄35-72岁,平均(47.45±2.84)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32-76岁,平均(47.34±2.91)岁,男25:女1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足背静脉顺行造影,确定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常规消毒、毛巾铺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所有患者均经患侧股总静脉穿刺,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均为健康恢复滤器),预防溶栓期间PE的发生。经股静脉或胫前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尿激酶60~80万U/120ml持续注入溶栓导管5ml/h,肝素100 mg/120ml注入鞘管5ml/h,溶栓导管造影每24~48h一次。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化护理。①体位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抬起患肢,患肢位置应高于心脏水平20 cm/30 cm左右,膝关节应处于微屈状态,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同时,避免患者下床活动,以免造成肺栓塞和生命危险。对于长期患病、长期卧床的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②导管护理。应正确连接溶栓导管、延长管、三通导管和微泵,随时观察微泵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穿刺点用纱布包扎,用不干胶绷带正确固定溶栓导管和动脉鞘管,防止滑脱。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密切观察溶栓导管是否松动或突出,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床医。③外治护理。通过适当的外治,可以在患肢外敷芒硝和冰片可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但对于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应避免热水熏蒸、电烤、拔火罐等不当方法,以免加重血栓形成范围或导致皮肤感染。④药物监测。在尿激酶、肝素溶栓导管输注过程中,应准确调整微泵的速度,准确调整尿激酶、肝素的用量,微泵的速度是否合适,有报警应立即查找原因。同时,尿激酶不宜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下降,且尿激酶溶解后易失活,应立即使用。⑤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血栓形成后1~2周内。因此,在血栓形成后1-2周内和溶栓治疗的早期阶段,应采取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血栓脱落。严密观察,如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发紫,甚至休克,应首先考虑肺栓塞的发生。⑥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肢皮温、肤色、肿胀消退情况,定期测量肢体周长,检查穿刺点是否有血渗透。如果患者有可疑的PE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或消化道、泌尿系统、皮肤、粘膜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通知卧床医生。⑦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低脂、富含纤维的食物,禁烟禁酒,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溶栓期间,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导致排便习惯改变,肠道蠕动减慢,容易便秘或尿潴留;便秘会导致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返流,导致血栓脱落;因此,常规的泻药治疗。⑧心理护理。护士应尽可能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术后并发症,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因此,护士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关注和体贴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地疏导和讲解,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⑨出院指南。告知患者抗凝治疗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复发中的重要性,但过度使用抗凝治疗有出血的风险。出院后,按医嘱来医院复查凝血功能,如果出现下肢肿胀,患肢抬高仍无明显消退,应及时就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患肢肿胀消失,患肢与健侧周长相差小于1 mm,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显示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消失;有效:患肢肿胀缓解,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显示患肢深静脉管腔部分再通;无效:患肢肿胀未见明显缓解,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显示患肢深静脉管腔仍闭塞。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本研究资料均进行x2统计, 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

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是92.5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是72.50%。

2.2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2.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5.00%。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完全溶栓。利用下肢踝静脉交通支的生理功能,即交通支上的瓣膜使浅静脉血单向流入深静脉,用止血带封闭患肢浅静脉,通过患肢远端静脉交通支向深静脉泵入尿激酶,实现局部高浓度灌注治疗[3-4]。溶栓期间重视健康教育和护理,避免了肺栓塞、出血等并发症,取得了良好效果。术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目前,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深静脉血栓的治愈率,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6]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是92.5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是72.50%。实验组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2.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5.00%。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溶栓导管术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洋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28(24):133-134.

[2]陈玉叶,毛小媛,叶关娣,金碧霞.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9,18(03):54-56.

[3]施正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53例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07):82-83.

[4]陈景侠,焦旸,孙友芳.滤器植入加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2):311-313.

[5]周筛兰,陈月英.留置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29):2753-2754.

[6]吴利红,徐淑芬.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07):651-652.